節,只怕他在江南溜達遊玩尚不肯歸呢。
“奴才遵命!”
集英殿一側攏共也就三座,第三座是末座,有些偏僻,但總比顯眼出挑來得好。
那領事太監像是得了賞賜似的,歡歡喜喜地下去安排了。
事兒一件一件地報,一件一件地批,日頭很快便暗了下來。
秦皇后見這廂準備得差不多了,便起身去慈寧宮請瑞太后駕臨集英殿。自然,跟隨其後的還有午後來慈寧宮請安的后妃太妃及公主王妃一眾。
待女眷入座畢,歌舞伎跳了幾曲後,璟宣帝才攜著太子同幾位宗室親王郡王姍姍來遲。
除了瑞太后,一眾女眷皆是紛紛起身行禮,待眾人都相互見了禮,才一一坐下,招歌舞伎跳曲兒。
不過這會兒,大抵除了洵親王,沒有誰真正把心思放在這些個歌舞伎的曲兒上了。
酒過三巡,后妃們就忍不住活絡了,紛紛拿眼神盯著秦皇后——再怎麼想出挑,還是得由正宮主子皇后秦氏打頭陣啊!待秦皇后領頭獻了壽禮,太子磕頭祝壽,後宮各妃才依著品級一一獻禮祝壽。
有的勝在壽禮精緻,如寧妃,一幅雙龍戲珠刺繡屏風;有的勝在壽詞吉祥,如武昭儀,一句“日之升月之恆萬年延寶祚,天所覆地所載億祀奠金甌”;還有的勝在心思真摯,如月媛洪氏,百卷親手抄錄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真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只為博得聖上一份榮寵。
“這般小家子氣的東西,也敢拿到檯面上來……”瑞玟嫣一邊斜眼瞧著洪月媛上供的百捲心經一邊不屑地嘀嘀咕咕。
她說得小聲,只除了與她同坐一席的瑞瓏嫣,誰也沒聽清。
“姐姐若不服氣,也上前獻禮不就是了?”瑞瓏嫣心裡有氣,一時忍不住刺了一句。
聽聞不必出席家宴,瑞瓏嫣正兀自開心呢,沒曾想瑞玟嫣竟鬧到瑞太后跟前討恩典,愣是把她倆都塞進出席家宴的名單上。這一路可沒少被后妃們拿眼珠子死盯著,若非有瑞太后和明惠太皇公主在場,只怕她們都恨不得撲上來活剝了她倆——就沒見過這般不要臉的!
瑞玟嫣暗哼一聲,不予與這“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四丫頭說話,眼瞧著璟宣帝似乎有些酒醉,教曹元祿扶了出去。
瑞玟嫣眼珠子一轉,心中有了計較,假意失手絆了桌上的酒杯,淋溼了自己半邊裙角,隨即驚呼了一聲,狀似焦急地要跟前伺候的木芝領自個兒去偏殿換衣裳。
“四姑娘?”瑞玟嫣的心思,連一旁伺候的阡陌都看出來了,忍不住低聲提醒瑞瓏嫣。
“不急,早先我便與關公公說了,他會跟著三姐姐的,斷不教她惹事。”瑞瓏嫣舉著酒杯假意飲酒,低聲勸慰阡陌,“倘若她稍後還不回來,咱們再去看看也不遲。”
璟宣帝本就受人矚目,他走了,自是人人皆知;汝國公府三姑娘的席位再是偏僻,旁人若是有心,也不難注意到她緊隨璟宣帝也走了……只怕這會兒,瑞玟嫣的後頭還跟著好幾個小尾巴呢,全是著人派來監視她的!
唯有瑞玟嫣自個兒想得天真,只當自己做得不顯山不露水,天衣無縫。
瑞瓏嫣雖是口中勸慰,但心中還是沒底的。等了半柱香的功夫也不見瑞玟嫣回來,瑞瓏嫣同坐在左側的端果長公主(先帝十一女,養母溫太妃)告了罪,便悄悄地同阡陌溜出集英殿尋瑞玟嫣去了——大房和二房再不和,那也是一條繩上的螞蚱,瑞玟嫣若出了事,自個兒可不會有好果子吃!
太子年少,這個時辰有些晚了,在秦皇后懷裡打著盹兒。
秦皇后見狀,喚了伺候太子的奶媽媽來,教她帶太子回坤寧宮歇下,自然了,順便去的還有跟著璟宣帝和瑞氏姑娘的人。
不多時,便有人來報,紅芙理了理這些個口信,來到秦皇后跟前回稟。
璟宣帝只是到隔壁宮樓上醒醒酒,倒沒往別處去,這會兒怕是快回來了。
至於瑞玟嫣,到集英殿偏殿換了衣服後,說是殿中有些悶,想四處走走,圍著集英殿轉圈圈呢,像是在尋什麼。
不必紅芙明說,秦皇后也知瑞玟嫣在尋什麼,臉色頓時就拉了下來。
沒等秦皇后放心呢,恍過神就見右側三座二席連半個人影都沒了,趕忙命令紅芙派人去找。
好在不出半刻鐘,璟宣帝便回來了,教一眾安了心。
隨後,瑞玟嫣也悄悄回來了,只是面色不大好,想來這出去一趟並不如意,倒是坐在對面的好些個妃嬪紛紛捂嘴偷笑,止不住地幸災樂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