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部分

血,肯定是不明智的,也不現實。

朱建國再支援他,也不能由得他這樣“蠻幹”。

如果這些幹部的思維方式不改變,總是這麼因循守舊,劉書記縱有滿腹才華,一個人也難以面面俱到。劉偉鴻xi望透過這樣“淳淳善誘”的方式,逐漸的讓大家跟上他的步伐。

這個不容易!

劉偉鴻的思維方婁,乃是二十年之後的。一下子跨越二十年的時光,難度是比較大。

然而劉偉鴻又必須這樣去做。

熊光榮他們都聽得暈暈乎乎的,不知道大三線建設,怎麼又能和機械製造廠扯上關係了?

“大三線建設搞起來的這些兵工廠,基本上都建在山旮旯裡,那時節,講究早打大打打核戰爭,兵工廠內遷,建得越隱秘越好。現在國際局勢逐步緩解了,大戰爆發的可能性很小。這些兵工廠常年吃不飽,不能滿負荷生產,單純依靠武器生產的訂單,完全養不活了。據我的瞭解·不但咱們浩陽地區的兵工廠在虧損·全國各地的兵工廠·盈利的都不多,極少數。就算是東北飛機制造廠,也是連年虧損。職工閒置的很多。

同志們,當年國家為這些兵工廠配置的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可是不少啊。現在都閒著沒事幹了,國家每年還要撥款養著他們。國家很吃力,兵工廠的技師和技工生活也比較艱苦。這個,就是我們的人才庫。我想好了,在這些兵工廠裡挖一些人才出來,難度應該不大。”

與會的幹部們一個個目瞪口呆,望著劉偉鴻,誰也說不出話來。

這什麼人啊?

竟然把主意打到人家國營的兵工廠去了!

簡直是……·……簡直是不可思議!

膽子也太肥了。

“這個·……·……劉書記,這樣幹合適嗎?”

張妙娥性感的嘴唇張成了一個“”型,飽滿欲裂的胸脯急驟起伏,吃吃地問道。她還真是有點為劉體鴻擔心。如此膽大妄為,就算有縣委書記朱建國撐腰,只怕也不行吧?

劉偉鴻輕輕一揮手,很不在意地說道:“有什麼不合適的?這些工程師和技師,閒置在那裡,有勁使不上,每天無所事事。咱們借來用一用,剛好可以用其所長,繼續為國家做貢獻。他們自己,也能得到實惠,兩全其美,有什麼不可以呢?”

“可是他們都是國家的正式幹部職工啊,能……能借得到嗎?”

張妙娥繼續問道。

那時節,“鐵飯碗觀念”還是根深蒂固,兵工廠再虧損,職工再無事可幹,起碼也是個正式工。誰能下得了那個決心,拋下鐵飯碗到夾山區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來做臨時工?

劉偉鴻笑了笑,說道:“不怕。每個人都是有價格的。只要我們能出得起價錢,總有人會動心的。”

薛志民忍不住提醒道:“劉書記,我看這事還得慎重考慮。畢竟幹部和職工的流動,是大事,都有檔案規定的。我們這樣子搞,萬一上級組織部門追究起來,責任不小啊。”

應該說,薛志民是一番好意。他和劉偉鴻之間,沒什麼矛盾,也就不會章災樂禍地看著劉偉鴻去趟地雷陣。

劉偉鴻微笑說道:“沒關係,我只是需要他們的技能,並不需要他們的組織關係。他們的組織關係還留在原單位,我就是借調。或者他們停薪留職過來也行。什麼時候想回去了,都能回去。我看這樣不會違反組織規定的。只要他們是繼續為國家服務,不是為私人服務,那就沒問題了。”

薛志民想了想,似乎劉偉鴻說的,也並非完全行不通,便點了點頭,不再說話。反正自己已經提醒過了,也算是盡到了副手的責任,最終怎麼搞,還得是一把手拍板。

“同志們,先前我提出來的棉花種植、生豬和肉牛的養殖,都是為廣大群眾發家致富來考慮的。但是,夾山區要騰飛,光是群眾富裕起來還不夠。我們區裡,各個鄉鎮,也都要富裕起來。政府有了錢,就能集中財力搞基礎建設。這個投資環境改善了,就能吸引到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所以,飼料廠和機械製造廠必須要搞起來,而且必須要儘快搞起來,咱們不能再耽擱了。時間不等人,我們耽擱得越久,別人發展得越快,我們就越落後。到時候積重難返,夾山區就永無出頭之日了。”

劉偉鴻很嚴肅地說道。

幹部們又是面面相覷,似乎被劉偉鴻的氣魄鎮住了。不過劉偉鴻月好幾個幹部的臉上,看到了隱隱約約的興奮之意。

看來這個會議開得還是比較有效果的。

“這個飼料廠和機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