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單一了?”
雲雨裳這話,隱含憂慮。她雖然在江口經商,但她搞的那個資訊諮詢公司,說白了就是搞批文,對於國家經濟政策的變化,是十分敏感的。一有風吹草動,往往他們比政府官員還要關注,對策提前出爐。這些東西不預為之所,批文生意是做不下去的。
劉偉鴻點了點頭,說道:“我明白。”
腦海裡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前世的一些記憶。上輩子這個時候,劉偉鴻在青峰農校繼續做老師,唐秋葉已經調離,黯然而去,剩下劉老師一個人沒滋沒味地在農校混日子,心裡頭暗暗懊悔不已。而那時,老劉家極力謀求自保,向當時的主流靠攏。對於遠在千萬裡之外的劉偉鴻,誰也不關注。
就讓他在青峰農校呆看吧,不必回京師那個大漩渦裡去攪和了。
所以那個時候,劉偉鴻對京師的風雲變幻,基奉走兩眼一抹黑,還走到老劉家徹底沒落之後,劉偉鴻回首都探親,偶爾才從長輩口中聽到那麼一鱗半爪的,很不完整。然而這一輩子,劉偉鴻已經踏入仕途,對京師的情況,下了很大力氣都打聽。
胡彥博、程輝這些位居中樞要地的哥們,也會在電話裡及時為他提供資訊。兩下里一結合,許多以前霧裡看花的問題,漸漸的就清晰明瞭了。
最高並長和儲君的執政理念之間,似乎走出了某種分歧。最高首長要堅定不移地執行他當初制定的方針路線,但經過去年那場巨大的政龘治風波之後,高層部分大佬對這個路線的方向,有了不同的看法。
其實這種分歧,一直都是存在的,是不是就會發生一些碰撞。以去年那場巨大政治風暴為“契機”,碰撞便變得格外激烈。一大批思想觀念較為保守的高層大佬,對方向問題提出了公開的質疑。
這部分高層大佬的意見,對儲君的執政思路有明顯的影響。
而當時,劉成勝依舊在中組部副部長任上,也是其中的一員,算是“立場比較堅定”。但劉偉鴻很清楚地知道歷史的走勢,用不了多久,最高首長就要南巡了。以卓越的遠見,力挽狂瀾,堅定不移地推行已經確定的大方針總政策。
偏偏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劉老爺子撒手西歸,在這場同樣激烈的博弈之中,未能庇佑老劉家到最後。勝負既定,儲君變更執政思路,與最高首長保持一致,失去了中流砥柱的老劉家,最終被拋棄。而老劉家的政治宿敵們,自然誰也不會手軟,蜂擁而上,徹底將老劉家打垮了。
現在,時光捌流,歷史重演,其實又到了要緊關頭。
但這一輩子的情況,卻明顯起了變化。
第一個變化,就是劉成勝劉成家兄弟倆,相繼外任,遠離了是非漩渦的中心。
一個省委書記,一個集團軍軍長,都算得權重一方,與上輩子的情形,不可同日而語。這就令得劉成勝劉成家在政治立場的表達方面,有了很大的迴旋空間。很多時候,完全可以不表態,專注於省裡軍裡的事務性工作,局勢不明朗之前,手握重權,一旁觀望,各方勢力反過來要十分在意他們兄弟倆的態度了。上輩子,卻是隻能搖旗吶喊,充當急先鋒馬前卒,以謀取更大的話語權。
劉偉鴻當初走的這步棋,益發彰顯出重要性來。
第二個變化,乃是老劉家的“總路線”已然確立。趁著去年政治博弈大獲全勝的餘威以及老爺子如日中天的威望,這一年多時間,團結了很多的高階幹部'官家吧快速手打與您共分享'在周圍,儼然已經有了巨大政治集團的雛形。實力之強,遠非前世可比。縱算劉偉鴻給老爺子“量身定做”的保健計劃無效,自然規律不可逆轉,老爺子還是在兩年後離世,老劉家的結局,也必定大不相同。手中有權,身邊有人,坐鎮一方,無論博弈結果如何,當權者都必須好好籠絡老劉家,誰也不敢輕易將這麼巨大的一股勢力推到對手的懷抱裡去。
“大樹參天不依不靠……”也已經開始顯現出莫大的好處。
縱觀歷史,古今中外,在權力鬥爭之中,若想自保進而壯大,有自己嫡系的力量,是基本前提。沒有這個前提,一切都是鏡花水月,經不起絲毫折騰。就像上輩子一樣,劉成勝站隊失誤,“投機”失敗,老劉家便即萬劫不復。
如今,老劉家已經隱然有大樹風範,運作得當,自身就有可能成為“風向標”之一。
當然,起步較晚,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若想真正成為舉足輕重的巨型政治集團,還是不大現實的,現在最多是有了一點雛形而已,離真正的大集團,還相差甚遠。眼下的關鍵問題,其實還不是怎麼站隊,而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