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說道:“這個,我也說不好,是不是旅遊業?”
“對!”
劉偉鴻重重點頭。
“就是旅遊業!”
雲世輝輕輕舒了口氣,笑道:“這些日子我在島上到處轉了轉,發現很多地方都保持著很古老的原始風貌,就覺得要是大力發展旅遊業,說不定是條好路子。”
劉偉鴻笑著說道:“很不錯,世輝,觀察很細緻。其實你剛才這段話,基本上已經對瓊海目前的大致情況作了一個全面的慨括。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就是要因地制宜。瓊海省工商業基礎非常薄弱,沒有直達島上的鐵路大動脈。雖然說海運的吞吐量比鐵路運輸的吞吐量更大,但要放在全國範圍內看。目前瓊海主要還是必須依靠大陸來發展自己的經濟,和沿海省份和沿海城市進行貨物流通,可以透過海運,但和內陸省份和城市進行貨物流通,更多的還是要依靠陸路運輸。從內地到瓊海,或者從瓊海到內地,都必須先透過海運抵岸,再透過陸路轉運,多了一道手續,成本增加不少,時間上也會耽擱更多。在這種情況下,瓊海如果集中jīng力發展工商業,那是舍長取短,搞起來事倍半。三五年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瓊海必須優先發展旅遊業,將海島旅遊,特sè旅遊當做主打品牌,全省上下,齊心協力,全力以赴發展旅遊業。將內地的遊客,資金都吸引過來。”
這個方略,也是後世瓊海省在執行的發展方略。但其中最大的一個缺陷,就是對環境的保護,做得很不夠。這倒也並不怪當時的執政者,畢竟在九十年代初期,所謂環境保護,還是一個非常新鮮的名詞,基本上沒有哪一位領導,將這個環境保護當做一回事。致使瓊海省的旅遊業始終只是一個大眾化的品牌,沒有辦打造jīng品旅遊區,也就沒有辦吸引真正高階的客戶群體。而且因為對環境保護的漠視,導致瓊海省的旅遊資源正在逐步退化,吸引力不是提高而是下降了。長此以往,將難以為繼。
雲漢民雙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