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找,去招聘我們需要的人才。我們浩陽地區,有好幾個兵工廠,大三線建設的時候搞起來的……”
劉偉鴻很詳細地給大家解釋自己的設想。
這也是劉偉鴻的“必備功課”。他發現,夾山區的主要負責幹部,思想確實十分僵化,要想改變夾山區的落後面貌,首先就必須改變這些幹部的僵化思想。畢竟他暫時也只能依靠這些幹部去推動工作。一上來就大換血,肯定是不明智的,也不現實。
朱建國再支援他,也不能由得他這樣“蠻幹”。
如果這些幹部的思維方式不改變,總是這麼因循守舊,劉書記縱有滿腹才華,一個人也難以面面俱到。劉偉鴻xi望透過這樣“淳淳善誘”的方式,逐漸的讓大家跟上他的步伐。
這個不容易!
劉偉鴻的思維方婁,乃是二十年之後的。一下子跨越二十年的時光,難度是比較大。
然而劉偉鴻又必須這樣去做。
熊光榮他們都聽得暈暈乎乎的,不知道大三線建設,怎麼又能和機械製造廠扯上關係了?
“大三線建設搞起來的這些兵工廠,基本上都建在山旮旯裡,那時節,講究早打大打打核戰爭,兵工廠內遷,建得越隱秘越好。現在國際局勢逐步緩解了,大戰爆發的可能性很小。這些兵工廠常年吃不飽,不能滿負荷生產,單純依靠武器生產的訂單,完全養不活了。據我的瞭解·不但咱們浩陽地區的兵工廠在虧損·全國各地的兵工廠·盈利的都不多,極少數。就算是東北飛機制造廠,也是連年虧損。職工閒置的很多。
同志們,當年國家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