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吉昌想了想,說道:“修路好是好,但是不是緩一兩年,等我們財政狀況好轉之後,再修會比較輕鬆一點,沒有那麼大的壓力。”
劉偉鴻並不**,相反,很喜歡和副手們一起探討問題。一則是集思廣益,在治理地方的具體措施上,熊光榮馬吉昌這些基層幹部,很有一套辦法。二來也能啟發副手們的思維。將他二十年先知先覺的知識和思維方式,逐漸傳輸給更多的人。
夾山區要發展,要迅速發展,依靠他劉偉鴻一個人單打獨鬥,顯然是不現實的。
馬吉昌他們都知道劉書記有這個特點,在劉偉鴻面前,有什麼就會說什麼。
再說這畢竟是在“閒聊”,不是正式的會議,說話也就沒有多少忌諱。
劉偉鴻說道:“遲早是要修,那就不如早修。大家想想看,飼料廠一旦開始運作,生產出飼料,我們下一步就是大力推廣生豬和肉牛的養殖業。出欄的時間會大大的縮短,差不多每三四個月就有一大批生豬出欄,到那個時候,咱們這樣的交通狀況,就完全不能適應了。一旦銷售不暢,肯定會影響群眾養豬養牛的積極性,這個不行。此外,機械廠一開始生產,大批的原料要運進來,產品要運出去,再加上以後開礦,都跟公路狀況息息相關。所以我們必須提前做準備。”
熊光榮等人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多少有點振奮之意。
劉書記說得如此篤定,他們似乎也看到了夾山區光明的未來。
薛志民說道:“劉書記,貸款修路是好,就是銀行方面,怕是不好說話啊。銀行那邊,都是要抵押的,或者要擔保,我們沒這個條件啊。”
劉偉鴻笑道:“擔保沒問題,朱書記和鄧縣長都同意給我們做擔保。至於抵押嘛,我看就用飼料廠和機械廠作抵押。怎麼說,這兩個工廠一旦建起來,也值得百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