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島王國的官網上。
在天王星的幾個衛星上發現一些能量石礦脈。
被陳銳全部吃掉後,孕海珠空間孕海泉的泉水刻度從44度刻增加到51刻度。
‘隕星’號離開了天王星,飛往海王星。
‘隕星’號穿過冰冷。黑暗的宇宙太空,3個月零七天零11個小時到達海王星的引力圈。
海王星是八大行星中的遠日行星,按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排列海王星是第八顆行星,直徑上第四大行星。
它的亮度僅為7。85等,只有在天文望遠鏡裡才能看到它。由於它那熒熒的淡藍『色』光,所以西方人用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尼普頓”的名字來稱呼它。在中文裡,把它譯為海王星。
由於海王星距離太陽最遠,是太陽系最冷的地區之一。
海王星與天王星一樣,分類上屬於冰巨星。
海王星有14顆天然衛星。
不是,現在已經是17顆了。陳銳又發現了3顆,這3顆是在地球上觀測不到的,或者,很難觀測得到。
按照天文命名規則。被陳銳新發現的3顆衛星分別為海衛15,海衛16,海衛17。
花了10天時間,探測了海王星和海王星的所有衛星,資料打包,上傳到托爾圖加島王國的官網。
陳銳在海衛5上發現一座超巨型的能量石礦脈。
花了4天才吃完。直接將孕海珠空間孕海泉的泉水刻度從51增加到77,一個超巨型能量石礦脈增加26刻度,要知道,陳銳吸收撒哈拉沙漠的xx古城的所有負面能量都沒有這麼多。
‘隕星’離開了海王星,飛往冥王星。
冥王星自從1930年發現以來,冥王星便與“爭議”二字聯絡在了一起,因為錯估了冥王星的質量,,以為冥王星比地球還大,所以命名為大行星。然而,經過近30年的進一步觀測,發現它的直徑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還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確認,“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寫入教科書,以後也就將錯就錯了。
直到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透過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自行星之列中除名,按照國際小行星中心把已知或即將成為矮行星的天體賦與編號,冥王星編號為小行星134340號。
‘隕星’號在宇宙太空中飛行了2個月零9天零13個小時,到達冥王星。
‘隕星’號掃描了冥王星,得到了大量資料。
冥王星被估小了。
直徑不是觀測的2300公里,而是6747公里,略大於地球的直徑。
估計,陳銳的資料包發回地球,國際天文學界有得鬧了。
過去,閒冥王星太小了,把冥王星踢出九大行星行列,現在,透過‘隕星’號近距離的精確測量,才發現冥王星比地球的略大,還有什麼理由把冥王星踢出九大行星行列,冥王星重回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遲早的。
冥王星有11個天然衛星,1978年發現的冥衛一、2005年發現的冥衛二和冥衛三、2011年發現的冥衛四、2012年發現的冥衛五,現在陳銳一口氣發現了冥衛六,冥衛七,。。。。。,一直到冥衛十一,六顆衛星。
。。。。。。
陳銳將冥王星,冥王星的衛星的資料打包回地球。
然後,吃掉在冥衛星上發現的17能量石礦脈,17座能量石脈才將孕海珠空間孕海泉的泉水刻度從77刻度增加到80刻度。
還是在海衛5上發現的超巨型能量石礦脈吃得爽。
包括,冥王星在內,海王星之外的天體,在天文學界稱為x行星。
假設如果冥王星能夠重回九大行星之列,冥王星也可以稱為第九顆行星。
‘隕星’號繼續在宇宙太空中飛行。
陳銳的‘隕星’號現在飛行的位置是柯伯伊帶。
在距離太陽40~50個天文單位的位置,低傾角的軌道上,過去一直被認為是一片空虛,太陽系的盡頭所在。
但事實上這裡滿布著大大小小的冰封物體,熱鬧無比,就是柯伊伯帶。
柯伯伊帶是太陽系的邊緣,距離太陽40個天文單位到數百個天文單位。
柯伯伊帶分佈著很多天體,冥王星也屬於柯伯伊帶的天體。
由於,這裡距離地球非常遠,很難被觀測到,人類對這裡非常陌生。
離開冥王星後,‘隕星’號飛行在柯伊伯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