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築呈同心圓狀,一層層由低到高排列向中心,隨著逐步深入中心,等級分別,身份限制逐漸嚴格。

城市的中心部分是大本營,最重要的建築是波塞冬神殿、王宮、寺廟,以及競技場、圓形劇場、公共浴池等公共建築。

在阿卡古城城中心,建築佈局同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些具有重要意義建築以及核心建築,比如阿卡金字塔,廣場、雕像、神殿、宮殿等等,都建在這裡。

陳銳來到雕像前。

雕像是大理石材料建成的,目測一下,高有20多米,包括6米多高的底座,寬15+米。

陳銳站在雕像下面,感覺自己無比渺小。

這麼大一個雕像,很難想象到很久以前的阿卡人是如何雕成的?在缺乏起重裝置的遠古時代阿卡人又是如何把它豎立起來的。

陳銳的腳步再靠近雕像近一點,仔細欣賞著這個雕像。

雕像輪廓清新,柔和、含蓄,細節的處理也十分出色,骨骼、肌肉和毛髮都顯得光滑而雅緻,尤其是雕像衣裙褶紋和飾物的處理,逼真得幾乎無懈可擊。

從這點可以說明,阿卡人擁有非常精湛、高超的雕刻藝術。

這個雕像的形象是一位體格強健站立的壯年人,他一身戎裝,威風凜凜,他左手手持海洋之矛,右手扶著刻有浮雕的盾牌,盾牌內還有一條巨蛇。頭盔上雕刻的是一頭飛馬海獸,胸甲上則是大海波濤的浮雕。

他兩腿直立,雙臂肌肉發達,手上青筋暴露,彷彿積蓄著無窮的力量。

讓陳銳奇怪的是雕像擺立的方向不是正對著下方的人,而是面向西邊,面朝著大西洋的方向眺望、凝視。

陳銳注意到了雕像面部表情以及他的眼神。

雕刻技術極為高超、精湛的阿卡人對雕像的面部、眼睛經過特殊的雕刻技法精心雕琢,將雕像的人的思念表情和眼神表現得極為傳神,將一個思念遠方的故鄉的異鄉人幾乎雕活了。

陳銳還發現雕像底坐上還有一行文字。

阿卡人的文字陳銳不認識,不過他認識其中一個數字。

數字是由十幾個一橫一豎的筆劃組成的。

陳銳解讀起來不費吹灰之力,跟金字塔石碑上的數字一個道理。

一橫代表1,一豎代表0,與現代計算機的二進位制數一樣,1跟0兩個數字可以譯出任何一個數字。

陳銳將這個數字譯出來,結果是7845。

7845!

單憑這一個數字陳銳猜不出什麼來。

陳銳很想知道這個數字代表的是什麼?

對於雕像為什麼會面向西面,面朝大西洋的方向。

陳銳結合金字塔石碑上的第三幅圖案,有些猜測。

雕像可能是阿卡人一個首領,很可能是阿卡人第一代首領,也就是帶領第一代阿卡人逃出被海嘯、地震沉沒的大西洲,跨海來到美洲大陸,然後,沿著亞馬遜河逆流而上,最後,定居在artka山脈的首領。

因為大西洋的對面有他們的故鄉,所以,阿卡人發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建造這具巨大的雕像,雕像面朝大西洋方向,臉上、眼睛中流露出無限思念的表情,這恰恰證明了這點。

雕像手上長矛,巨蛇浮雕的盾牌,大海波浪浮雕的甲冑,以及飾著飛馬海獸的頭盔,很可能不是阿卡人來到artka山脈後鑄造的,憑阿卡人的金屬加工水平,並不足以鑄造出如此精美、華麗的裝備。

這些裝備很可能是亞特蘭蒂斯人的制式裝備,被第一代的阿卡人帶到了這裡。

離開了雕像後,陳銳來到了神殿。

神殿是一座長方形白色大理石建築,規模非常宏大,長100多米,寬50多米,高20多米,佔地面積達到數千平方米,相當於一個大操場面積那麼大。

神殿三面環繞著兩排共計100多根巨大的圓柱,全用大理石雕成,每根高達近20米,它們支撐著上面巨大的屋頂。

大理石圓柱的柱身下部均有形態各異的海獸浮雕,造型優美,形態逼真,栩栩如生。

柱頂盤由一個帶有3個盤座面的框組成,盤座面上裝飾著一排花邊似的齒飾,在框上面是刻有飛馬海獸的浮雕,細緻精巧,精美異常。

神殿內外都用銅、銀、黃金製成的精美浮雕加以裝飾。

這座神廟祭祀的不是通常意義的神,比如南美洲常見的太陽神、雨神、五穀神、死神、戰神、風神、玉米神,與實際日常生活中密切相關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