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不待徐惠說完,李世民唇角便勾起絲冷蔑笑紋,修眉一挑,揚頭對著窗閣,朗聲道:“出來吧,如此躲藏,豈非鼠輩?朕……早知你會再來!否則,縱使你握有朕的令牌,又豈容你如此來去自如!”
聲音越發流狠,猶若洪鐘,震徹人心房!
徐惠暗暗心驚,只見帝王眉目疏朗,盡是瞭然紋路,那眼,更有如天際幽深的星河,令人一望不得盡頭!
但覺身後生風,一人已破窗而入!
………………
(1):每世之隆,則封禪答焉,及衰而息。——出自《史記·封禪書》,帝王當政期間要有一定的功績,即使得天下太平,民生安康才可封禪、向天報功。
(2):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梁父,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出自《五經通義》:帝王登封泰山,被視為國家鼎盛的象徵,本人的“真龍天子”身份也可得到“天地”確認。所以,作為泰山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封禪,實質上是在封建社會里,封建帝王強調君權神授的一種政治手段。
(3):《資治通鑑》記,貞觀十一年,眾人提議封禪,唯魏徵反對!李世民最終作罷。
徐惠猛然回首,月光漏進破敗窗閣,鍍在身後男子修長的身上,男子散發修眉,側頭狠狠望向李世民,忽而望徐惠一眼,亦只有一瞬溫柔。
徐惠大驚,清眸緊緊凝住,纖手緊握,攥住胸前衣襟,儒哥哥,果然是儒哥哥,果然……是你!
李世民望著眼前男子,一身遊俠裝束的男子,早已不復當年的華美貴氣,黑了些、瘦了些,臉廓卻更見冷酷堅硬,那目光亦沒了當初猶豫與抉擇的光,有的,只是一脈冰涼。
李世民不禁凝眉,你……究竟又經歷了什麼呢?
李世民唇角微微牽動,目光浸入一絲無奈:“朕以為,三年前,你已經看開了,更已解脫了仇恨,可如今看來,是朕想當然了。”
男子目光寒如冷箭,手上長劍一抖,破鞘橫光,劍的銀芒掃開燭火冷黃的明焰,直衝向帝王喉間!
徐惠不禁嬌呼,望著男子目如梟鷹,彷彿欲將這整殿明光俱都吞噬!
儒哥哥這樣的目光,在她的記憶裡似從不曾有過!
李世民低眼望望劍身,俊唇含笑,精銳龍眸,無驚一絲波瀾:“朕記得,你小時候是個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