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崔宴?一個朝政無爭的文臣欲殺皇帝!怎麼可能?
崔宴跪在大殿中央,道:“陛下聖明,下臣不過是一介文臣,哪裡比得上齊將軍功高震主,私藏北齊外臣於府上!”
話一出口,眾皆譁然,難道冬狩之時犯上作亂的,乃是惡人先告狀的大將軍齊驍?他本就是個手握重兵目中無人的,太傅此言不無道理。
“齊驍,你又有何話說。”皇帝面上波瀾不驚,只是他前些日子中毒不淺,此時雖是性命無虞,仍然臉色烏黑。
“陛下耳聰目明,定然知道崔太傅血口噴人。”齊驍斜眼瞧了崔宴一眼,語帶輕蔑。
如此一來,二人相互指責對方謀逆,文臣武將又各自劃分陣營,一時間烏煙瘴氣,唯有衛則尹立在殿下默不作聲。
孫昭心中暗想,原來她的父皇,大梁皇帝陛下,是個這般喜歡看朝臣掐架的。
衛則尹抬頭看了一眼天子,見他雙目微闔,面如塵土,對這眾臣的爭執也不聞不問,於是咳了一聲,道:“陛下,北齊太子還在外朝候著。”
皇帝指向齊驍、崔宴二人,沉聲道:“你二人朝議後到書房來見。”
“是”齊驍與崔宴領命退下。但見殿門大開,一人身形頗為高大,昂首闊步間進了內殿。他彎了彎腰,朗聲笑道:“北齊遲蘇,見過大梁皇帝陛下。”
皇帝點頭道:“賜坐。”
如此一來,遲蘇便坐在離孫昭咫尺的地方,孫昭不由微微側臉去瞧,但見那人也正對著她笑,可不就是昨夜的晉之。
外史來朝,乃是大鴻臚魯桓負責接待,魯桓年近五十,觀北齊皇子一表人才,昂首道:“春狩之前,陛下與北齊商議聯姻之事……”
皇帝這才憶起,南楚來犯,北方戎族蠢蠢欲動,恰逢北齊派來使者,提出聯姻之計,共御外辱。北齊與梁國本無交情,甚至常常勢同水火,然而北齊兵強馬壯,族人善戰,若是兵刃相向勢必吃虧,因而此時此刻,不宜與北齊起了戰事。
彼時玄音尚在曲陽冠,擬定的和親人選,正是早已過了出閣年紀的玄清公主。
皇帝尚在思量,卻見遲蘇抱拳道:“屏風之後的佳人,可是玄音公主殿下。”
孫昭心上一緊,這個遲蘇做事毫無章法,不知他又在耍什麼花樣。她強壓情緒,只聽屏風後的女聲柔媚道:“正是本宮。”
“晉之聽聞,公主昨夜在曲陽冠,怎麼一早便回來了?”遲蘇緩緩道來,彷彿是他聽來了坊間訊息,便隨口這麼一問,“恐是外面的流言。”
如此一來,倒是連北齊皇子都知道公主夜不歸宿。她究竟該如何作答,既能巧妙地躲過遲蘇的質問,又可以不動聲色地將話題引開?
她今日一早從齊驍馬車上下來,已經鐵打的事實,此時辯解無用。孫昭想了想,疑惑道:
“本宮去曲陽冠還願,此事僅有大將軍一人知曉。”說到此處,孫昭話鋒一轉,“大將軍難道和太子殿下熟識?”
“晉之也曾親率部隊抗擊戎人,對齊將軍十分敬仰。”遲蘇說罷,遠遠對著齊驍抱拳。
齊驍便也回禮,二人坦坦蕩蕩,眾臣這才看明白,倒似是二人互相仰慕,惺惺相惜之狀。
“真是蹊蹺,殿下怎麼連本宮離宮這般隱秘之事都探得?”屏風後的女子似是嬌嗔。
齊驍不由低下頭,唇角一彎,這小女子的回答倒也機警。
她既承認了昨日出宮,也澄清了今日為何與他同車而來,更證明了她出宮的目的,乃是去曲陽觀還願,甚至連北齊太子都知曉此事。如此一來,攝政公主趁夜爬了太子洗馬車駕一事,便是有人造謠生事。
再者,她一口一個隱秘之事,更是暗指北齊在大梁京都安插了暗線。如方才所見,遲蘇與齊驍素不相識,可見朝中有人暗通北齊,且此人恐怕就是昨夜造謠之人。但凡有頭腦之人稍稍推敲,便可知道平日裡能知曉公主行蹤的,首推三公。
不是大將軍,也不像是衛相,最有可能的,卻是太傅大人?
皇帝卻並未繼續問,反而道:“吾兒去還了什麼願?”
無人看到屏風後的孫昭咧嘴一笑,心道齊驍果然對老皇帝的脾氣了若指掌,便對著董祿招招手,將一個錦囊交予他手上。
董祿便又恭恭敬敬將錦囊呈給聖上。皇帝開啟來瞧,竹籤泛黃,字跡模糊,隱約可見“願父母、小弟安平康健”幾個字。
人一上了年紀,便容易想起些陳年舊事,皇帝思及他與賢妃相識之時,她不過是十幾歲的明媚少女,出身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