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尚書之幼/女姚氏梓錦,克裕溫恭,夙彰淑慎,凜芳規於圖史,葉令望於琺璜,懋膺綸誥。於落霞別院中巧破反賊之陰謀,捨己安危,不懼危難,累救數命,心善慈德,上感於天。今彰其功德,教化天下萬民,表其功績,特敕封為洛怡郡主,賜婚平北侯府三子葉溟軒為妻,欽哉。”
梓錦跪在地上久久不能言語,姚家諸人全都傻了,皇帝居然敕封梓錦為洛怡郡主?這個恩惠是不是太大了些?就是姚謙也不能淡定了。
姚長傑倒是嘴角輕勾,原來葉溟軒的驚喜在這裡,全家在混混沌沌中接了旨謝了恩。梓錦慢慢品味著洛怡兩個字,只覺得心裡突然澀澀的,洛水是他救了皇子兒子的地方,這個洛字相得益彰,另外這個怡字……皇帝對杜清怡真是不能忘懷啊,賜予自己這個怡字未嘗不是思念她的意思,還真是一個長情的帝王。
姚家大哥淡淡的站起身來,送走了傳旨的太監,頭也不回的出了門,葉溟軒的事辦完了,他這邊也要動手了。他妹子出嫁之前,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都要受到懲罰才是。
☆、392:悶騷的人忒可怕 ☆
姚家大哥素來是那種悶不吭聲下狠手的人,姚長傑這輩子上至君王下至家人朋友,提起這個人來首先想到的是那一張棺材臉。問題是這張臉不是偽裝出來的,天生就是這樣涼薄淡漠,便是泰山崩於前,大約也不會皺皺眉頭。
從姚長傑出生以來,最頭痛的就是海氏了,每每看到自己兒子那一張無比嚴肅的臉說著最是規矩的話,尤其是還是海氏犯了錯兒子不包庇自己的時候,往往讓她恨不得把兒子塞回去。
姚家大哥在姚府那是比姚謙更可怕的存在,兩個庶弟,姐姐妹妹都對著他是心有忌憚,面對著姚長傑比面對著姚謙這個老爹還敬畏上三分。便是梓錦其實也是有些畏懼姚長傑的,只是梓錦在姚長傑跟前蹦躂慣了,習慣於什麼事情都去跟哥哥說,什麼事情都會跟哥哥分享,什麼事情都會去依賴於他,正是這種信任跟貼心讓姚長傑對梓錦這個庶妹比對自己的親妹子都疼愛。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是這樣,你把別人凡在你心口的什麼位置,別人才會把你放在什麼位置,這就是等價換後。梓錦覺得很公平,這世上本就沒有別人無緣無故為一個人付出的道理。
所以姚家大哥在妹子被水沖走之後,聽到衛明珠親口說了竇家姐妹的事情,心裡就把這段事情記住了。但是梓錦沒找到,姚長傑沒心情也騰不出手做什麼。但是不做不代表著不去做,亦或者放過某些人。
現在葉溟軒利用梓錦在落霞苑英勇發現敵人陰謀,成功解救那麼多的人的事情,請皇上賜婚,沒想到倒還給梓錦弄了一個郡主噹噹。葉溟軒做的事情已經做完了,剩餘的就是姚家該做得了。
姚家大哥首先發難的是竇家姐妹,拿出衛明珠英勇的從竇紅纓的手上折斷的帶著血跡的指甲,還有那一片從竇玉娘身上撕裂的衣衫。在早朝的時候,居然當朝狀告竇家姐妹謀害親妹性命。
這一壯舉不要說旁人便是姚老爹也傻了,兒子做的太過於決絕,以至於這個當爹的實在是回不過神來。
按照正常程式,姚長傑應該先呈上摺子等皇帝批示,畢竟竇家的身後還有襄嬪在宮裡,不得不顧忌到襄嬪跟二皇子的臉面,這裡面牽涉的多了。再加上姚家大哥官位低並沒有早朝的資格,是姚家大哥在宮門口等了足足四五個時辰,請人去稟。
正憲帝其實心裡是有譜的,知道素來疼愛妹子的姚家大哥勢必要折騰出些事情的,但是皇帝可沒有想到姚家大哥居然疼妹子到這個份上,一大早的在宮門口就候著,又刻意等到早朝的時候當著文武百官求見,這分明是就跟竇家槓上了。
正憲帝其實也有些頭痛,姚尚書家出了一個面癱兒子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姚家這個面癱兒子他也見過的,也很喜歡這個面上無情肚中有才的臣子。所以並沒有按照老規矩將姚長傑送到翰林院熬資歷,而是一出手就把這個探花郎送進了內閣做侍讀,雖然只是一個正六品,可是能夠進入內閣,這以後不知道少走多少彎路。
最重要的是,正憲帝知道自己的大兒子跟這個姚長傑走的很近,姚長傑秉性剛正,性情高潔,對自己的皇子也是有一定的引導作用。正憲帝本就想要將皇位傳給大兒子的願望,因此便會在下意識裡為秦時風鋪路,這次的選舉取才也是多有提拔跟秦時風有關係的人,官位雖然都不高但是全都是緊要的地方。
做皇帝的是怎麼過來的,這一路登上帝位有多少血腥最是清楚不過,所以到了自己兒子的時候希望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