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嫁到北明國去了,三公主剛滿十五,聽說皇上已經在幫她挑選未來駙馬了。”
“據我所知,巴圖國只是一個小國,而且都是一群蠻夷,大公主嫁過去估計只有吃苦的份,皇上應該不會同意。”唐珞珞猜測道。
白梨之搖搖頭:“不好說,畢竟大公主年歲也這麼大了,若是巴圖國施壓,到時候想不嫁都不行,現在國泰民安,朝廷裡那些官員一個個被安逸養的膽子越來越小,若真要打仗,怕是誰都不願看到的。”
唐珞珞嘆了口氣,不想了,這事她再怎麼琢磨也沒用,畢竟跟她八竿子都打不著。
十天後,巴圖國使節到訪,也不知道皇上是不是故意的,竟然派端王去接待使節,誰不知道端王曾率領千軍萬馬把巴圖國來犯的軍隊殺得倉皇逃竄,那些使節見到端王,臉色可想而知的難看。
果然不出所料,巴圖國就是衝著大公主來的,聽蘇瑾說,皇上見到那封和平相處的條約時,冷哼一聲十分不屑,畢竟巴圖國前科太多,一到關鍵時刻,這份條約在他們眼裡就連屁都不是了,總之一句話,皇上是相當極其不想把大公主嫁過去。
奈何巴圖國這回是鐵了心想要曜月國放點血,既然是來找茬的,又怎麼會因為你一句不嫁就乖乖離去。
這事商量到後來,皇上咬牙決定給大公主舉辦一場比武招親,一來京城不乏有文武雙全的大家公子,只要將巴圖國那些所謂的勇士統統打敗,巴圖國也就不敢再提什麼和親了,二來比武招親也算是了卻了大公主的婚姻大事,兩全其美。
這事一出,大公主就跑到御書房,表明自己堅決不嫁,若說大公主嬌蠻不講理也就算了,偏偏她從容不迫有條有理的列出了自己不嫁人的數條理由,任是把皇上都說的一愣一愣,最後大公主甚至還妥協到了二十五歲若是還沒找到意中人,就聽從皇上安排。
皇上也有心想要將女兒多留幾年在身邊,當下被大公主說動,可是反悔已經來不及了。
莫怪唐珞珞多想,從蘇瑾那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唐珞珞腦海裡反應過來的事實便是:“大公主不是沒有找到意中人,而是有了意中人一直在等他,所以才至今未嫁。”
當然,這純屬唐珞珞個人猜測,因為白梨之也沒有找到任何憑據。
今兒個是個好日子,唐珞珞和蘇瑾坐著馬車來到晉王府喝喜酒,要說榮貴妃做事還真是乾脆利落,踏春遊玩回來後半個月,就將晉王的婚事定好了,對方是一品國公之女,除了年歲稍小隻有十五,家世地位、身份樣貌各樣都讓榮貴妃滿意,而對晉王來說,娶的只是一個有身份有地位的正王妃,是誰都沒差。
說起來,這還是唐珞珞第一次參加別人的婚宴,對於晉王,在她心裡只剩下一個模糊的影子,所以看到對方一襲亮眼的大紅喜袍出現在眼前時,也沒有什麼感覺。
今兒個做主位的有皇上、皇后和榮貴妃,然而伺候在皇上身邊端茶送水的,卻是青才人,此時的她儼然只是一個宮女一般的角色,所以眾人也沒多在意,然而猜疑青才人底細的榮貴妃和晉王,臉色卻不是很好。
唐珞珞以為這種場面趙喜不會來,至少也該躲在被窩裡傷感一下,沒想到她膽子不小,頂著榮貴妃殺人一般的眼神,神態自若彷彿就是來給皇上端茶送水的。
不過唐珞珞還是看到了趙喜眼裡的冷意,尤其是新娘子進門的那瞬間,怨毒的眼神讓她看起來有些扭曲,不過很快她又恢復了自若的神情。
拜堂後,唐珞珞隨蘇瑾給晉王敬了酒,又小坐了一會兒,看著天色不早便離開了,晉王也沒有過多挽留。
幾天後,大公主的比武招親如期舉行,別看大公主年歲不小,來報名的人卻跟見到花蜜的蜜蜂似的,多到招親擂臺周圍的看臺上都爆滿。
今兒早朝,皇上明說了,絕不能讓巴圖國的人把公主娶走,一定要好好挫一挫巴圖國的銳氣,而這個任務就交到四位王爺手上,事成之後的賞賜自是不必說,想來這也是考驗之一。
聽到這個訊息,白梨之嘆了好幾口氣:“端王和睿王不用說,他們手底下有才有能之人眾多,就連端王,手底下都有不少能文能武的武將,這事最吃虧的就是咱王爺了,咱們手底下可沒有能拿的出手的人啊!之前的那個榜眼溫子然雖說後來跟在王爺身後忙進忙出,但他只是一個文弱書生,寫兩句詩還行,上去只有被揍的份。”
說白了,蘇瑾手裡沒有人能上去打擂臺爭奪這個駙馬之位,那也就意味著這個表現的機會要白白讓給晉王、睿王和端王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