孃家的,但她的孃家哥哥弟弟搬到隔壁鎮去生活了,路途遠,也就沒有去。二奶奶的孃家就是本村的,劉氏和韋氏隨二爺爺的兒媳龔氏,溫氏和朱氏一起去給二奶奶的孃家鄧家拜年。如意的二爺爺也就是趙木頭的弟弟趙文君因為不喜歡木工活,自小就愛種田,分家的時候就把田地多分了一部分給他。趙文頭娶妻本村的鄧氏,她是高大強壯的女人,農活家務活一把手,簡單的針線活沒問題,不怎麼會繡活。他們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大兒子趙子安隨二爺爺種田的老把式,婆娘是外地搬來東河村的龔氏,目前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二兒子趙子諾,讀了幾年書,長的有書生味,被北河村的溫氏看中,嫁過來後在溫家的幫忙下在鎮上的針繡閣上做賬房,顧溫氏目前只生有兩個女兒,鄧氏也不敢擺婆婆的架子。小兒子趙子信有一身獵戶的本身,婆娘朱氏的爹就是趙子信的師傅朱輝,看他為人老實,能幹靈活就把自己的唯一的女兒嫁給他,也把自己一身的打獵本身教會了他。
因為趙木頭和趙文頭兩家離的遠,一般紅白事才走動,平時少走動。如意家跟趙子信走動比較多,自家建房子的時候他來家幫忙了,趙子安一般農閒就去鎮上打零工,不在家。韋氏和劉氏準備的禮都是20個雞蛋和1斤五花肉,只帶瞭如靜和如楠去鄧家。鄧氏的爹已經不在了,還有一個有眼疾的老孃和弟弟鄧樹弟媳楊氏,有一個侄子鄧地生。他家水田比較多,家裡日子過的不錯,因此鄧氏在婆家比較強勢,跟李氏合不來,還沒分家的時候,兩個人經常吵架。分家後,兩個人不怎麼見面。
趙子豐閒不住,今天沒走親戚開始做木簪子和木梳子,如佳如意和儒青,小寶在家裡,除了餵養雞鴨鵝,兔子外,就是在家裡準備初八擺攤的東西。過年家裡肉食比較多,蔬菜只有白菜,蘿蔔和豆芽。人就是這樣,肉吃多了又覺得膩,如意就想看是否能在廚房利用火的溫度種出韭菜和蒜苗,年三十就找了幾個大大小小爛的盆子,裝了沙土放在爐灶旁邊,一天撒四五次水。
昨天如意和二表哥韋水說好初八後就去集市上擺攤買串串燙,如意,如佳,儒青和兩個表哥出錢合夥,今天兩個表哥在家裡削竹籤,削了好後,中午來如意家;如意和如佳一早就去買了骨頭和豬下水,現在骨頭3文錢2根,一副豬下水10文錢,沒辦法過年漲價漲的厲害,但還是讓王屠戶這幾天把豬下水留給她們,有多少要多少。買回來後就把用熱水和冷水來清洗豬下水,鍋裡先把骨頭過一次開水,然後重新加入水煮湯。豬下水洗好後,如佳再用另一口鍋過一遍開水,放入骨頭湯裡繼續熬煮,半個時辰後撈出來放涼後切塊。如意則在清白菜,蘿蔔,土豆和豆芽,洗好裝進菜籃裡瀝乾水。
等兩個表哥帶著削好的竹籤,碟子和竹製的碗筷過來後,還另外帶了一些肉,如意讓他們幫忙把洗好的蔬菜類和切好的豬下水分別用竹籤串起來,當然豆芽只能用一條粗線綁起來然後放進骨頭湯裡,然後放進骨頭湯裡燙一下後放進碟子裡,按照自己的口味有加入辣椒和醬油,極少的十三香調成的麻辣味的的,也有加入滷汁,或加入油和鹽調味的。好了後,如意讓儒青請趙子豐過來後,大家再一一品嚐看最喜歡哪個口味。如意發現大家最喜歡麻辣味的,然後是滷汁這兩樣比較重口味的。如意也說其他青菜也可以燙,如韭菜,豆腐等;肉類還有臘肉,肉丸,魚片都可以,粉條那些也可以煮來賣,非常多選擇。二表哥韋水說:“這個串串燙簡單又好吃,現在天氣冷,吃香辣很暖和,而且過年大家都有幾個零錢,肯定願意買一兩串來吃。”如佳和大表哥韋木對串串燙很看好,趙子豐還讓如佳幾個到時還可以幫大姐賣滷菜。
確定串串燙能買後,兩個表哥坐不住,急著回家去削竹籤和做竹製的碟子,中午不留在如意家吃飯了。久留不改他們的回家意願後,如佳趁鍋裡的湯貼了幾個紅薯肉絲餅讓他們帶著路上吃,如意則去準備回禮,讓他們一起帶回家。表哥不願意帶回禮回去,趙子豐就說:“是不是看不起小舅舅家,連禮物都不肯要。難得來舅舅家,該帶的就要帶回去,這是禮數。”二個表哥看趙子豐強烈要求就收下了,另外還把兩個的私房錢18文錢給瞭如意,讓她買豬下水,骨頭那些,初八好賣。只有那天要用的爐子他們會準備,但如意考慮到路程問題,自家可以租騾子車來幫忙載比較快,就表示自家會準備爐子,讓兩個表哥帶上竹籤,碟子和滷菜去集市就好了。為了趕上年初八能有綠色的韭菜和蒜苗吃,這幾天晚上睡覺後爐灶裡的火都加夠了柴火能燒到第二天起來做早餐,半夜如意或如佳也會起床一次給盆裡澆水,每次澆的水不多,但次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