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種蓮藕,菱角和荸薺。每年如意家和舅舅家賣魚和蓮藕,蓮子就有20來兩的收入。
村子裡的人有水田都在曾鐵柱和小舅舅劉德海的幫助指導下學會了養稻花魚,價錢貴的時候賣活魚,價錢便宜的時候做辣魚乾。前年徵募男壯丁幸運的是幾個體弱的也熬過來回到了村裡,雖然那工錢還不夠後期的醫藥費,但起碼人還活著,就有希望不是嗎?大家日子比之前好過一些了,虧了老天爺賞臉,雨水陽光充足,沒什麼災害,交了稅後還有一些結餘,加上養稻花魚,雞和豬的收入,日子進入比溫飽好一些的生活,自然娶媳嫁女比以前容易了。
那年為了躲避曾家老婆子的撒潑刁難,經常進山林打獵的曾銅柱在一次疏忽中被野豬牙刺傷了右腳,最後拼命殺死了那頭野豬,但自己也多次傷,身上和腳上是最重的,養了足足8個月才好。因為傷勢比較重,所以曾銅柱好了後還留下了不少疤痕,特別是那兩處,膽小的會覺得很害怕,有幾個小孩別嚇哭了。曾鐵柱那段時間沒去私塾,平時照顧哥哥的起居,空餘時間或晚上哥哥睡著了才就著那油燈看書,考上了那年的秀才,以倒數第二的掉尾巴的成績得的。而那段時間村裡不少人特別是如意家,春花嬸和秦勇家對他們兩兄弟天天會過來幫忙,哪怕是陪著說說話,這也足夠讓他改變對村裡人冷漠的想法,越來越有人情味。
曾鐵柱就想著農書,利用在縣裡讀書,空餘時間就在書店裡找農書,希望能利用上面的方法教村裡人種養殖,老天不負有心,經常的尋覓總算找到了一本不完整的農書。如意有時間就過去跟他一起討論裡面的方法,當然需要讓曾鐵柱把文言文換成白話文,如意才好理解。這兩年跟著儒青識字,還是很不喜文言文,看到如意頭大,有些意思大致能猜到就是了。
經過曾鐵柱的解說,如意總算明白了這個時代的科舉考試。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1)鄉試,(2)會試,(3)殿試。
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童生,錄取成績在前一百名的“入學”後稱為生員。鄉試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為大比。由於是在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為秋闈。參加鄉試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參加鄉試之前先要透過本省學政巡迴舉行的科考,成績優良的才能選送參加鄉試。鄉試考中後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會試又稱為禮闈,又稱為春闈。參加會試的是舉人,取中後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後一般要舉行復試。
以上各種考試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等。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略仿宋代的經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稱為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編修。
最令人想不到的是,李氏既然火力大開對陣野蠻無理的曾老婆子,最後還使計讓曾老婆子親口說出跟曾銅柱兩兄弟斷絕關係的話,還讓盧村長立了契約。等曾鐵柱考上秀才後,厚臉皮的曾老婆子帶著老大一家來要求擺酒宴慶祝,巴結討好這個出生害的自己差點沒命的小兒子,可惜太晚了。表面上曾家兩兄弟為了孝道當長輩敬著她,對於她的無理要求左耳進右耳出。
嚐到了做生意甜頭的大伯孃韋氏在去年跟如意家借了十幾兩銀子錢買了帶面鋪的二進宅子,現在的她除了煮三餐外,就是守著自家開的雜物店。因為自覺是鎮上人的韋氏挑選大兒媳的眼光很高了,村裡的看不上,可是鎮上的人家願意跟她做親家的也少,所以拖來拖去大堂哥儒悟到現在還沒定親。韋氏開始急了,畢竟大兒子不娶的話,到時小兒子也要受影響,開始託親朋好友幫忙留意那家的好閨女,不過還是要求蠻多的。
“是啊,嫁到同村又是明白他的為人處事,放心了。”趙木頭也是鬆了一口氣,他心裡愧疚女兒,耽誤了兩年,還好惠是個有福氣的,嫁給了村裡數一數二的漢子。
“是啊,兜兜轉轉,還是跟銅柱有緣,就如青的書上說的什麼地利人和的。中間不是沒有家境條件比他好不少的人家,總是因這因那沒能定下來,結果還是銅柱來提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