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到孩子他爹,下到如靜都非常喜歡吃粽子,乾脆就買多25斤的糯米包甜的和鹹的粽子,到時給孩子她爺奶,大伯,大姑和舅舅家送一些。

五月初四那天,把提前一天一天泡好糯米,將粽葉清洗乾淨用開水燙一下備用,買了3斤五花肉,肉洗好後切小塊,然後放醬油、跳香粉、蒜粉、料酒、糖、鹽少許,醃製兩個小時,然和把發泡好的幹香菇,花生米和醃製的五花肉一起放入鍋裡炒香,用粽葉包肉餡粽子時,劉氏告訴如佳三姐妹放肉一定要糯米把肉包起來,這樣肉的味道不會外洩,油和香氣會被糯米滋住,這樣肉夾雜著米香,米又糾纏著肉香,回味無窮,用棉線綁好,再蒸上1個時辰五花肉香菇鹹棕就做好了。

再做綠豆鴨蛋黃棕,用泡好的糯米包著蛋黃和綠豆,然後用粽葉包好文火蒸上半個時辰。

最後一種是豆沙紅棗甜粽子,劉氏讓女兒不懂怎麼包的話就照看著她的做法做,取一到兩片粽葉,折出一個三角,放一勺米,再放豆沙紅棗,再放一勺米用手壓實米,粽葉從上往下摺疊,疊成三角形,用棉線綁結實。劉氏等甜粽子都包好後,正好綠豆鴨蛋黃棕的那個鍋也蒸熟了,就換上甜粽子,加入沒過粽子的水,上面壓一個盛水的盆,蓋好鍋蓋,再蒸上半個多時辰就差不多了。

等蒸熟的三種粽子放涼後,劉氏按每樣粽子各送9個給孩子的爺奶,叔爺奶和村長家,孩子的大伯,大姑和舅舅家每家每種餡心的粽子送6個,盧掌櫃,鍾掌櫃和梁師傅這三家也不能忘了,考慮到他們家境,也每樣送6個。像春花嬸比較要好的人家就每種粽子3個,其中曾鐵柱兩兄弟不善於包粽子,加上當家的特意交代要幫著他們準備好端午節的東西,也給他們送各6個粽子。先讓孩子他爹和自己去把長輩們的粽子親自送去,在配上自己分別準備的端午節禮,其中孩子爺奶的是最豐厚的,有衣服各一套,雄黃酒一罈和200文錢。

大哥他們都不在同村了,也需要孩子他爹駕車去送節禮,自己則帶著如靜給村裡要好的幾家送粽子,當然她們也回了她們自己做的粽子過來。人情都是要有來有往才能長久的,何況是在樸實的村裡,雖然曾銅柱包的粽子沒包好,掉落了不少米和餡料,他還是紅著臉說明後回了粽子和一條臘肉。

忙碌充實的農家生活過得很快,轉眼又到了端午節,在這個躍騎鎮有很多說法如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村裡人就會在河邊採回艾葉和菖蒲。有生意頭腦的村民就會提前幾天開始在鎮上或縣裡去賣端午必須準備的艾葉,菖蒲,粽子等。村裡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劉氏還給如佳五個在額頭和手腳處塗抹雄黃,佩帶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

端午節那天四個村會組織各自出一條舟來賽龍舟,舟上有6個人帆船,4個人敲鑼打鼓為自己的組員加油鼓勁,四個村裡的其他人都會圍著那條越河看四條舟比賽。趙子豐今天沒辦法繼續研究他的水車,雖然研製出一部分主體出來,但這個時候需要陪著爹孃婆娘孩子去看賽龍舟。

如意和儒青好不容易擠入一個比較好的位置,看著四個村長分別安上龍頭、龍尾,祭拜了龍神和屈原,此時祭祀龍神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然後再準備競渡,而且買一對紙製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在正式競渡開始時,氣氛十分熱烈。如岸邊有秀才搖頭晃腦的念道:“……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這些詩句淋漓盡致地寫出了龍舟競渡的壯景。大家平時沒有那麼空閒湊熱鬧的,如今也爭著來看龍船,銀釵耀日;鼓聲、紅旗指揮下的龍舟飛馳而來,掉如飛劍,鼓聲如雷;終點插著錦綺彩竿,作為標誌。龍舟向著標飛快地馳近……岸邊的村裡人各自為自己村裡的人吶喊加油,如果村裡贏了會有獎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