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糖葫蘆的命運。
三輪箭雨之後,能站著的黑衣人已經不足一半。而這時,以王衡為首的衙役和兵丁們,衝了上去。
一時間哀號聲,吶喊聲,廝殺聲,兵器撞擊聲,如同雨點一般傳進了楊釗的耳朵,沉澱在他的心中。血好像不要錢一般,在地上形成了一條條的小溪,濃重的味道,隨著不算清涼的晚風肆意轉播開來。
剩餘的黑衣人,在鄭五的帶領下,努力殺向楊釗的所在地。可惜手持長槍的兵丁們構成了鐵一樣的防線,即使他們躲過了王衡帶來腥風血雨,也跨不過道道槍林。撲火的飛蛾,終究難逃亡命之路。
望著周圍不斷倒下去的黑衣人,鄭凱知道他完了,徹徹底底的完了。
滎陽鄭氏對於他而言,之後僅僅只是一個名詞。因為即便鄭氏再護短,再牛叉,也不可能去護佑一個造反之人。
相對於那個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而言,任何敢造反的行為,無論原於什麼樣的苦衷,都是罪無可赦,沒有誰能在這方面改變老男人的看法。
本就樹大招風的滎陽鄭氏,只會在老男人面前夾著尾巴做人。對造反二字避之唯恐不及。
然後他鄭凱就會被鄭氏忙不送的踢出宗族,踢出族譜。雖然那樣躲不開老男人的追究,但是卻可以表示鄭氏的清白。沒有了鄭氏作為後盾,他鄭凱什麼都不是。
至於依靠黑衣人逃走,鄭凱抬起頭看了看周圍衣甲整齊,形態威武的兵丁們。很快放棄了這個念頭。今天,不會有哪怕任何一個穿黑衣的人,能離開這塊地方。除非是一具屍體。
鮮血橫流,吶喊聲和哀號聲漸漸的弱了下去。任何有常識的兵丁或衙役都知道,這不是一場戰鬥,而是一場屠殺。一場徹徹底底毫無仁慈的屠殺。
漸漸的,當人數所剩無幾的時候,黑衣人將目光轉移到了鄭凱的身上。因為將他們帶入死地的鄭五,這個時候已經被盯著他的王衡砍掉了頭顱。
他們不想死,他們想要投降,但是在楊釗不言不語的情況下,沒有人在乎他們跪地求饒,還是勇猛搏殺。手提長槍的兵丁,只要見著穿黑衣服的人,都會一窩蜂的上去戳幾下。丟掉兵器跪在那裡,也許死的更快一些。
當仇恨的目光全部聚集在鄭凱的身上時,有幾個黑衣人甚至沒有任何思考,便揮刀砍在鄭凱的身上。在鄭凱難以置信的目光中,一顆大好的頭顱最終被一個黑衣人剁了下來,並高高的舉過頭頂。
楊釗一擺手,陳到大喝一聲:“停止。”僅剩的幾個黑衣人終於獲得了活命的機會。
而此時,縣衙大牢門口那不大的一塊地方,密密麻麻布滿了黑衣人的屍體。瀰漫而出的血腥味,深深刺激著每一個人的鼻子。
看著抱頭蹲在那裡,老實的好像小綿羊一般的黑衣人,楊釗讓人將其全部押進大牢,等諸事處理完畢,便正式以謀反罪將之送往京城。
至於鄭凱那可憐兒子,楊釗一點打算都沒有,就憑那娃子的幹過的事兒,出了大牢,就會被苦大仇深的襄城百姓活活打死。
將兵丁和衙役的傷亡統計一下,楊釗找到了襄城的軍事最高長官,縣慰李然,李老頭肯出頭將原本的軍戶組織起來,幫楊釗楊釗這一回,除了能為襄城除此一大害之外,他本身也是被鄭凱給欺負狠了。
因此當初楊釗找上他以後,便不費吹灰之力的得到了幫助。
開元十五年時,李隆基廢除軍戶制,改為募兵制,縣慰的權力嚴重被削弱。對於鄭凱而言,這樣一個沒有什麼利用價值的人,自然不是他拉攏的物件。不過這些都不是主要的原因。楊釗之所以相信李然,還是因為吳老漢的推薦。而吳老漢早期正是屯田的軍戶。
該抓的人抓了,該殺的人殺了,滎陽鄭氏也得罪了。看似一起都結束了,但楊釗跟鄭氏放對的茬兒,卻才剛剛開始。
派人將戰場收拾了一遍又一遍,屍體怎麼處理,等等的問題,自然由下面的人處理。而楊釗要做的是,用什麼樣的口氣,將今日所發生的時期再一次利用六百里加急送到老男人的手中……
第160章:風起長安城
先襄城失去縣令這段時間積累的事物處理一遍,楊釗便帶著陳到王衡二人,向著汝州而去。
錢有德本來還想對即將離開的楊釗說些感謝的話,卻被楊釗給堵了回去。因為歸根究底,錢有德也不是什麼好班子,他跟鄭凱時手底下沒少造孽。
一家十二口被盡數殺死,已經足夠他後悔一生了,因此楊釗也沒有難為他。而那個孩子跟錢有德比較投緣,做了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