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又怎麼會落到這步田地?

將心中所有的怨念全部都記在李岫的身上以後,楊釗的心情才算好了一些。但是該怎麼做呢?楊釗又犯難為了。

比試之時可是在人家的主場,沒有天時。

手邊的燙紅請帖,也就是挑戰書可是明確的交代了筆試場地就在西城門靠近觀前街的地方。李安道以弘揚儒學加深交流為理由,一夜之間便搭建出一處四尺高的木臺用於比試,地利也沒有了。

至於評委方面方面,楊釗半點希望都沒抱有。得,人和也沒了。

天時,地利,人和三樣,楊釗什麼都沒有,他不糾結誰糾結?

……………………

與此同時,縣衙後院書房。

李安道坐在橫榻之上,正皺著眉頭,端著杯濃湯茶有意無意的抿著。李岫則坐在旁邊的書案便,抱著一本書,看的滋滋有味。

李安道在思索,張方徒勞無功回來,他還可以理解,文人嘛難免有一些傲氣,楊家小子沒有被說服,也情有可原。

但是孫大山也手出無功,就讓人煞費思量了。

原本李安道的想法很簡單,能講道理,那固然你好我好大家好,什麼事情都沒有。如果講不通道理,那乾脆就派一個不講道理的過去。

結過講道理的灰溜溜回來了,不講道理的同樣灰溜溜回來了,而且更令李安道奇怪的是,張孫兩人回來以後對於整個過程三緘其口,死都不說,就算他拿出縣令的架子也不好使。

讓他想不通的正是這樣一點,敗了就敗了,儘管敗給一個八歲的孩子有點丟人,又不是什麼大事,用得著跟見了鬼似的,捂的那麼結實嗎?

張方原本提出的把小神童街頭說書的事兒,給當成治理一方的功勞,報上去等等的意見,在李安道看來全是屁話,難道他張方就不知道當今聖上對於佛家沒有太多的好感嗎?

編個故事就是神童了,那人家要是小小年紀寫首好詩出來,算什麼?天才?

至於李岫會輸的問題,李安道根本就沒有想過,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只要回答的合理,想輸?哪有那麼容易?

但事有萬一,所以該做的準備李安道也一定都沒有疏忽。評判的夫子,比試用的場地和試題等等的都已經準備好了。李安道甚至於已經打算先抬高楊家小子的名聲,然後襯托李岫勝利的事兒都著手準備了。

沒有他這個縣令在後邊推波助瀾,那個所謂的西遊能傳播的那麼快?一個半文不白的神話故事雖說新奇,但終究入不得行家的法眼,普通百姓又不識字,怎麼可能一字不拉的傳出去?當然,這些就不足於外人道了。

抬頭打量了一下,坐在旁邊的侄子,李安道開了口:“岫兒,叔叔受你父之託,地方保舉貢生的名額也已經給你了,此次與楊家小子文比之事,都怪你年輕氣盛,所賭太大。可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李岫聞言抬起頭來,低眉搭眼的坐在書案前做乖寶寶狀,道:“還請世叔放心,侄兒省得,再者侄兒經年苦讀,尚不至弱於一稚齡幼童。”

看到李岫一幅志在必得自信滿滿的樣子,李安道一想也是,但隨即又吩咐道:“楊家小子雖然年幼,但畢竟曾是官宦子弟,鄰里皆有傳言此子不凡,張方手出無功便可做例證。你切莫等閒視之,可明白?”

“侄兒當初受其所激,下的賭注太大,故侄兒當謹慎對待。”李岫答道。

“你能明白就好。”李安道緩緩的說道:“如此,這些試題你且拿去,只要你當場改口,以呼喚出題並不公平為由,然後恭請劉學政出題,背熟這些試題,你便可立於不敗之地。好了你且下去,努力以備明日之戰……”

“如此,侄兒告退……”

……………………………………

翌日城門。高臺邊。

“他大叔,這高臺建在城門不遠處,不影響交通嗎?你看這來來回回的馬車都快擠成小推車了,咋回事這是?”一四十來歲的婦女,手臂上跨個包兒,從西城門擁擁擠擠的,好不容易走到了觀前街頭,卻再也沒了擠出去的力氣,隨即對著旁邊的人問道。

“咋回事?你竟然不知道怎麼回事?你還是不是永樂縣的人啊你?”中年男子唾沫橫飛的指著不遠處的擂臺道:“誰不知道今兒,是小神童和李家少爺打擂臺的大日子?”

“這個……”中年婦女將自己的小包裹又抱緊了些,道:“妾身還真不是永樂縣的人,他大叔能否詳細說說?”

“詳細說說?”中年男子摸了摸下巴道:“那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