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留在這裡,才能讓姐姐回京之後放開手腳做很多的事情,你明白嗎?”
她會安排人留下保護翎嫣,不會讓任何人動她分毫的。
雲翎嫣就算不願意,也知道自己現在無法幫姐姐做任何的事情,所以只能無奈的點點頭,只希望姐姐能平安。
翎萱安排好了餘下的事情,坐著馬車回京,卻看到了很多悽慘的畫面,都不忍目睹了。
因為連綿的冬雨,讓很多的百姓都無法好生的過日子了。
他們都不是富裕的人家,一人有一身的冬衣,也算是不錯的了。但如今,他們要生活,不得不面對寒冷的冬雨,所以衣服一溼,就面臨著很多的問題,最後病倒之後就連命也保不住了。
這樣的人家,有很多。
原本因為冬雨而來而高興的百姓,這會兒只有面對老天的怨怒了。
~~~~~~~~~~
不知道親們是過正月十五,還是正月十六……
第122章 各路算計
“大秀白嬤嬤不願意大秀看到這些殘忍的畫面,放下了簾子,輕聲道:“這些……朝廷會解決的!”
翎萱沒有回答,只是低頭在心裡嘲弄著:這些都是普通的百姓,朝廷會為了百姓而出銀子,出糧食嗎?
若是沒有危險到那些貴族的利益,只會冷眼看著百姓掙扎在死亡的邊界——前世,就因為事情快要到了不能控制的地界,百姓們為了活著,差點就造反了,最後,万俟凌軒跟上官煙嵐商議之後,雲家出銀子,上官煙嵐得善名,万俟凌軒得英明,唯有她得個小氣的名聲,因為出的銀子不夠。
她該把整個雲家捐出來,或許也只是得到冷哼一聲,沒什麼好處。
万俟凌軒,這一世,你還想得到雲家的一切……那麼現在一切都沒有控制在你的手裡,你會怎麼做?
恐怕,前世發生的事情,會重演吧!
這一世,她就算是傾盡雲家的一切,也不會讓万俟凌軒的陰謀得逞的。要散盡錢財,也要把万俟凌軒的名聲拉到底。
一路回京,一路悽慘,翎萱對現在的情況是一點點法子都沒有,只能無力的握著手,閉上雙眼,讓自己漠視這一切。
每一年過年,是京城最為熱鬧的。周邊的百姓哪怕是走上一夜也要來京城看那熱鬧,為的就是圖個喜氣。可今年,所有的地方都冷冷清清的,連最熱鬧的京城都掛不了紅燈籠,街上更是連個人都沒有。
百姓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死的人也越來越多,可朝廷還是無動於衷,任由百姓一個個的死亡被扔出去,翎萱一直讓人出去打探,想知道誰會出頭——她不能帶頭啊,若是她帶頭,會引來所有的鋒芒,所以只能隱忍。
正月初十,古家終於開啟了緊閉的大門,給京城的百姓送去了一些溫暖,無形之中,讓古家在京城的地位提高了不少。
古家嫡女及笄,不辦及笄禮,用五百斤的大米為百姓施粥,當是行善,為古家嫡女積福。
這樣的一個解釋,引來多少的讚賞,寧氏跟古鳳舞都知道,心裡也是更感激雲翎萱了。她們都不敢去想,若是在百姓如此雪上加霜的地步,古家大開府門宴請,會被多少御史參本,說不定還要連累老爺……後果,都不是她們敢想的。
“大秀,古家開始施粥了白嬤嬤一直讓人關注著整個京城的局勢,心裡也焦急萬分,卻無可奈何。
百姓的情況,大秀看在眼裡。可是,大秀身帶雲家的萬貫家財,若有個強大的靠山,完全不需要遮著掖著,早就拿出糧食來救濟那些快要活不下去的百姓了。可是,大秀手裡握著一個雲家,沒有靠山,不能出頭,只能隱忍等待,看的她都心急不已。
翎萱揉著自己的太陽穴,很是低沉的道:“再等等一個古家,還不夠啊!
百姓們再熬幾天,解決的法子就會有了。可是,她擔心另外一件事……那就是瘟疫。
“白嬤嬤,十五那天,我要出門,你提醒一聲怕自己渾渾噩噩的忘記了最關鍵的。
“是白嬤嬤心裡微微詫異,但知道大秀小小年紀總是一副胸有成足的樣子,到也沒有多問。
大秀做的很多事情,從不瞞著自己,包括算計上官家的事,所以她很有分寸,不該問的,不該管的,從不多一句。也因為這樣,所以才更得大秀的心。
五百斤的大米,能支援幾天?古家開頭,有些人見到了古家得到的好名聲,就紛紛效仿著,卻沒有古家來的實在。
古家熬的粥,插的住筷子,是實實在在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