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部分

玳瑁眼鏡在殿裡溜了一圈,全靠了大宮女在身邊提醒才能知道誰是誰,有的就是提起來了,她也還是想不起來。

大妞二妞從來得她的寵愛自不必說,單是兩個生得一樣又打扮得一樣的,就是沒見過也知道是四阿哥家的雙生女兒,弘昭卻是由著她身邊的宮女提了,她才分辨出來的。

一到這種日子,大家全都穿著一個色兒,福晉們全是一身石青,再小的阿哥都穿了四開裾,沒個眼尖的在身邊提著,遠遠一看,還真分不出誰是誰來。

“那是雍親王家的弘昭阿哥,瞧著模樣兒,怕是想去前頭呢。”宮女伏在太后耳邊細點,說著還帶出一聲笑來,把皇太后也給逗笑了。

一笑就想起他的花名來,一想就覺得這暑天裡喝了冰珠子浸的酸梅湯,從嘴到心沁了個爽快,一招手把弘昭招到了跟前。

弘昭噘了嘴過去,伏了耳朵告訴她:“老祖宗,我養了好久的魚,可鮮呢,給您做魚片粥吃。”一句話把皇太后哄樂了,摟了他揉搓起來,等康熙受了阿哥們的禮進來請安的時候,就顯擺起來。

這一提倒讓康熙想起弘昭在種菜的事,他特把弘昭招到跟前:“收成如何?可能供得起自家吃菜?”

原不過是個意思,康熙心情一直沒好起來,卻不能掛著臉來皇太后這兒,叫了弘昭過來也是順著皇太后的意思逗逗他,也好叫皇太后開開心,誰知道弘昭真能扳著指頭說出來,不光把稻田裡頭養魚的事兒說了,還告訴康熙他身邊的哈哈珠子給編了一長一短兩個竹籠淹在水塘裡頭捉黃蟮的事。

倒挑起康熙的興趣來,皇家的阿哥,哪裡玩過這些個,弘昭興致勃勃的告訴康熙:“捉這個得挖蚯蚓,在竹籠上開小口,拿竹籤子串了擱在裡頭,到了夜裡它就發綠,一發綠就把黃蟮引來了。”說著還一本正經的點頭:“可不能串死,串死了就不發光了。”

周婷笑盈盈的在下頭候著,弘昭的話幾個妯娌都聽見了,怡寧掩了口輕笑一聲:“怪不得咱們弘明直折騰著要把他阿瑪屋子後頭的竹子砍下來呢,原來是想著編竹籠。”一面說一面打趣自己的丈夫,意態親暱:“你猜咱們爺說什麼?”

周婷搖了頭,怡寧搭了她的手:“他說呀,你阿瑪就指著這兩根竹子充充斯文門面呢。”說著自己先忍不住笑起來,幾個妯娌都拿帕子掩了嘴兒,這時候弘昭已經開始講他準備冬天拿竹蔑撲麻雀的事兒了。

康熙在上頭說話,下面的福晉阿哥格格們全得等著,也是老爺子心情不佳,聽了這些零碎事兒反而露出笑顏來了,皇太后也看得出康熙精神頭不好,聽見弘昭能逗他,也跟著附合,這話到越說越長了。

周婷早上出門的時候特意換了雙低了一寸的花盆底,雖日子還淺太醫診不出來,但她卻知道自己八成是有了,小日子推後是一樣,另一樣是她又開始愛吃甜的了。

怡寧見她的站姿會心一笑,捱過去些託了她的手,湊到她耳邊:“四嫂可是又有喜信兒了?”

周婷睨她一眼:“還沒個準兒呢,你可別聲張。”

宜薇就站在不遠處,她已經出了月子,雖身子還沒養過來,這種場合卻不能不來,有了兒子她就有了精氣神兒,到看出些往日風采來。

周婷上一回見她還是在洗三禮上,場面一改八阿哥這一向的低調,辦得很是盛大,熱鬧了一整條街,孩子卻只有親近的人才見了一見,才剛露個臉,洗了盆就趕緊裹起來抱了回去,周婷站得並不遠,還只能聽見他弱弱幾聲哼哭。

宜薇好容易得了這個孩子,看得鳳凰蛋一般,唯恐嬤嬤丫頭照顧不周,反正八阿哥也不在身邊,她把孩子養在自己屋子裡,滿心滿眼只有兒子,這回八阿哥跟著康熙回來,她總算是能挺直了腰站在大殿裡頭,一面聽著康熙跟弘昭說話,一面想著等她的兒子到會說話了,能帶上殿來又是個什麼光景。

八阿哥先頭那個兒子被宜薇帶在身邊,她原以為自己這輩子沒有兒女緣分了,是以一直把弘旺當成親生的那樣看待,可真等有了親生的,才覺出差別來。

弘旺不過三歲多點,小孩子正是敏感的時候,原來宜薇待他那樣親近,如今卻有一大半兒時間在哄著親生子,他雖不明白這當中的差別,也很是失落了幾天,直到他親生額娘尋到他。

母子天性隔不斷,宜薇也沒真做去母留子的事來,張氏很識時務,就因為能看上頭臉色往日並不跟兒子過份親近,怕礙了宜薇的眼。這番找到兒子,也不管他懂不懂得,小孩子又不懂利害,只反覆叮囑他,他的身份跟弟弟不同,往後要好好的討福晉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