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他再怎麼問,周婷都想不起下句來,只好搖頭裝對不出來,胤禛見狀也不勉強她只說:“果是文章天成,雕琢堆砌反失了原味。”看著看著捏著撒金小箋手指一緊,突然勾出一個笑,他正愁著怎麼跟三阿哥搭上交情又不顯得突然,拿這個去問再好不過。
皇長子魘咒太子及諸皇子事就是他揭出來,胤禛到現在也不知道他到底是為了什麼會去察探這個,後來旨意裡頭又是一筆帶過,既然胤禛想要撿這個漏,自然要知道更詳細才行。
第二天議政完了就拉住了三阿哥,把小箋遞了過去,自然不能說是婦人做,就說:“昨兒看著玉蘭樹得了這樣一句,卻偏偏想不出下句來,知道三哥卻擅詩文,還請三哥給添上。”
把個本來就有些書生呆氣三阿哥給看住了,嚥進嘴裡嚼了又嚼才贊:“好好好。”連說了三個好字,心裡把那意境描摩一番,這回不必胤禛拉他,他扯著胤禛衣裳袖子直說:“去家瞧瞧那棵玉蘭。”
胤禛頗有些怔忡,不太習慣允祉突然親近,還是十□應快,一把拉過了十四:“成啊,咱們開個詩會!”
胤禎嘴裡嘀咕:“作詩有什麼意思,三哥那些清客可受不了。”胤祥衝他擠擠眼睛:“詩有酒更真,他們那些人且講究這個,早聽說三哥那裡可藏得好酒。”一句話把胤禎說樂了。
兩人各忙各,周婷這個就不容易辦了,她讓珍珠去送牛乳給婉嫻,順便也算是跟侍候婉嫻小宮女認識了,一個屋子裡住著兩個秀女,人手不夠自然不能像在家裡似,一腳動八腳邁,很多事情就得自己來做,小宮女偷偷說:“姑娘一點也不嬌氣呢,倒跟別家姑娘不一樣。”
不嬌氣,心氣兒卻不小,珍珠去時候,幾個姑娘正在交際開小會,珍珠一直跟在周婷身邊,幾位姑娘都是見過,眼睛一掃回來報出一串姓氏,就沒一個小姓,其中就有太子妃親妹妹。
周婷皺皺眉毛,指了烏蘇嬤嬤:“這事兒還是嬤嬤家去跑一趟吧,將大嫂請來。”旁人實在不好說,這姑娘就跟個不定時炸彈,不知什麼時候才會爆,可別跟火山噴發似,萬一現在看著好了,許了門不錯婚事,過幾年再犯起二來可怎麼辦?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南瓜的地雷~~~
嘛,借曹先生一句詩
大帝四會還乃一個太平晚年滴~~~
咳咳~~~~
愫總算找到了費揚古兒子的資料
雖然只有幾句話,好歹把官位什麼都給搞定了~~
那啥,之前我自己YY的那些有一處錯漏
(四個兒子不是三個兒子~~~)請無視吧
卡在九九不動了,求包養我讓我早日升上五百吧~~~
☆、63四爺正妻不好當
“咱們爺前兒回來說你們府裡要辦詩會?”三福晉跟那拉氏還算親近;上面幾位妃子正討論選秀的事,品評哪家的姑娘好,三福晉自己有子有女,指進來也越不過她去;周婷得了德妃的保障,兩人就不如其它妯娌那樣關心,請完了安就湊在一處說話。
“可不是,我正頭痛這個,剛想著你定是辦過的,過來跟你取取經呢。”胤禛回來一說她就明白了他的意圖;這是除了十三十四之外又開始拉攏其它兄弟了?心裡倒不覺得奇怪,周婷覺得胤禛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之前那個不知變通,除了胤祥跟誰都處不好,只知道直中取不知道曲中求的胤禛才奇怪呢。
就連周婷都知道當皇帝得講究人望啊,那黃袍加身的誰,不就是別人求著當皇帝的嘛,雖然這裡頭肯定有廣告營銷的作用在,但有人肯幫著辦事,說出來不會被人啐一口說“他能當,我也行”這樣的話,肯定還是有民眾支援率的嘛。
原來連親弟弟都不支援你,你還混個毛線,也不知道他最後是怎麼當上皇帝的。看到胤禛的轉變周婷還以為自己悟了,算一算時間她覺得這時候胤禛也該開竅了,再不開竅後頭有苦頭好吃呢。
聽他一說就很積極的開始籌備,可是詩會上要準備些什麼她真不知道,酒菜還好辦,可東西要怎麼辦呢?電視電影裡詩人都是看個雪看個月亮或者看盆花作詩的,她要備點什麼才能不算“俗”呢?
三福晉一抽帕子撇了撇嘴,她丈夫每個月不辦一次詩會就全身不舒坦,也難為他們每個月都能找出要賦的東西來,院子裡那些花樹果樹亭臺樓閣都要被看穿了,這回找了個新地方,有得好鬧騰呢:“你備下酒菜,再多找兩個人侍候著也就行了,不必特意預備些什麼。”
“這哪行呢,我聽人說作詩都得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