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牆內外之第85回
聽聽她說的那番話,哪句不通情達理?
哪句不世故圓滑?
哪句不合情合理?
都能考慮得那麼周全了,做母親還擔心什麼?不但能夠自保,小小年紀,都有了保護親人、光耀門庭的思想了,誰說女兒都是賠錢貨?得這麼一個孩子,勝過給她一座金山銀礦。
二十兩吶!簡直就是一筆橫財!
丈夫在衙門裡做苦力,一年下來,才拿得回六兩銀子,其中還包含著飲食。要攢下這二十兩,就需要不吃不喝乾上將近四年!
一個秀才,一個月能有一兩銀子的補助。這個錢,花的仔細點兒,能養活一家幾口人;
令人豔羨的生員,一年能領到的也就是四兩廩訖銀;
街上殺豬的王屠,那算是個賺錢的,一年下來,收入將近四十兩;
一把菜刀,值三十文錢;
四十兩銀子,能買臨街的二層門面一處;
……
加上上次的十兩,然兒已經給家裡賺了三十兩銀子。
這是怎樣一筆賬目?
一戶平民人家,一年的花銷只要一兩半的銀子,就夠了。這三十兩銀子,足可以讓三房舒舒服服過上七八年。
當然,前提是這筆錢得是自用。倘若像以前那樣,就必須將孝敬楊老太爺的那部分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