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部認為,皇太極不願意和我們耗下去了,隨著遼海逐漸封凍,他也在尋求一戰定勝負的機會,既然雙方無法避免決戰,那麼咱們需要做的就是把握反擊的主動權,困難的地方很多,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時機,配合,戰鬥力等等,最困難的地方在於時機的掌握,金州一帶韃奴的哨騎遍佈,一有風吹草動皇太極肯定立刻得到訊息,參謀部認為當年瀋陽之戰時,老奴曾逐一擊破明軍的八路圍剿,現在皇太極肯定會採取同樣的應對方法,或是集中兵力先吃掉出城決戰的鐵拳旅和磐石旅,然後掉過頭來對付援兵,或者是把咱們誘出磨盤城外圍困住,然後集中八旗精銳騎兵,先擊破強擊旅和外籍兵團旅。最後合圍咱們,強擊旅裝目前裝備了兩個營的老式火繩槍,訓練時間也不算長,外籍軍團旅就更差,盔甲勉強裝備了一半。武器五花八門,沒有任何的火器,走陸路的話極易被馬甲圍攻覆滅……”
王小羽的話還沒說完,楊波揮手打斷,道:“三路合圍計劃取消,令強擊旅留兩個營駐金州。剩下的兩個營和外籍兵團旅都從旅順走海路,用水師運送至磨盤城,你們按照這個思路重新制定計劃出來。”
幾個參謀一面記錄,一面私下討論起來。
王小羽有些遲疑道:“目前南城一帶駐有大量哨騎,除非利用夜間把士兵偷運入城,要是讓探哨發現。皇太極在沒有必勝的把握下或許會改變主意?”
楊波沉思片刻,道:“不用運進磨盤城,讓他們在長生島駐紮,長生島上還留有多少物資?”
後勤部一個司長趕緊站起來,摸出文冊道:“回大人,長生島一直作為磨盤城的物資中轉站,不過封凍來臨。島上剩三萬多石糧食,還有一些器械如刀劍,鉛子,火藥,但數量不多了,原本計劃是這兩天就運回來的。不過水師運力吃緊,排期要到十號左右……”
楊波搖頭:“不用了,這些物資就留在島上,讓強擊旅和兵團旅駐長生島,修繕老營。等待冰封到來,對了,預計封凍日期是什麼時候?”
情報司劉炳文朝屯務司的技術支援韓芳梅使了個眼色,後者站起身落落大方道:“根據海面浮冰密集程度判斷,想要完全凍結還要二十多天時間。但如果提前遭遇到寒流。一夜之間封凍也有可能。”
王小羽小聲介面道:“大人的意思是,等冰封后他們直接從冰面上登陸磨盤城,出其不意的出現在韃奴身後?”
楊波點頭“不錯,把他們當伏兵來用,但時機必須掌握好,其中的細節我不管,你們去想辦法,我要求有兩個,一是他們必須能夠應付任何可能的突發意外,第二,接到訊號他們能立刻從長生島發起攻擊。”
底下一些軍官憋得滿臉通紅,但現在是大戰略制定的時刻,參謀部需要楊波在一些猶豫的地方一錘定音,也輪不到這些將官發言,所以他們只能把話吞回肚子裡繼續憋著,等戰略制定完成,接下來的分組討論才是他們發揮的時候。
“……還有就是譚應華部戰鬥力低下,如果無法在預定的日期內攻克蓋州,包圍圈就留下了一道口子。”王小羽又道。
楊波走到地圖前,死死盯住蓋州位置,久久沒有出聲。
“蓋州目前駐有兩個牛錄約莫七百餘人,無甲輔兵約莫一千,不過蓋州城高大雄偉,東江軍沒有多少火炮和器械,想要短期攻克難度不小。”劉炳文補充道。
楊波突然笑了笑,轉身對眾人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東江兵出現在蓋州城下就夠了,想要重創八旗精銳還得靠咱們自己,不過派人給譚應華傳個口信,告訴他要是打下蓋州,城內旗丁財產任由他處置,而且我還額外送他一千隻燧發槍,另外,他們要是能拖住八旗殘部一天,旅順送他一萬斤白酒,以此類推。就說是我親口許諾。”
一名情報部司長連忙起身出去傳達口信,楊波望著王小羽:“還有什麼困難?”
王小羽點頭道:“最後就是朝廷方面對策,對咱們比較有威脅的是遼鎮和關寧軍馬,萬一祖大壽和朝廷乘咱們與韃奴兩敗俱傷之時突然出手,極有可能會打亂咱們的部署。”
楊波負手站在大地圖前,目光從天津,山海關到錦州,又掃過西平堡,最後停留在三岔河一帶。
“儘管可能性不大,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祖克勇這些人不是已經到了旅順了嗎?”楊波問劉炳文。
劉炳文立刻回到:“是,大人,祖大壽派了三百多人的使團,有商人,還有一些遼鎮中層將官,昨天黃九成派人送信說,這些遼鎮商貿團正等大人接見呢?”
楊波又道:“領頭的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