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層豆腐,老豆腐上澆上一層嫩黃的蒸蛋羹,大蝦米三十六個小蝦米九十九個按心儀的花型在豆腐頂上擺好。大公主最愛牡丹,我就擺了洛陽紅。而這蝦米呢,還要先滾泡一個時辰,再加秋油再滾一回,最後還要用滾好的水綠蔥段點綴,瞧著鮮豔明媚清新脫俗。雖說是豆腐,可真是費老大事了。要是別的,我哪怕天天做給她吃呢?吃這個真的要功夫。”
袁夫人開啟盒子先看一回又賞鑑一回又感嘆一回,讚不絕口:“虧得娘娘蕙質蘭心,真心實意,我就沒有耐心做這個。可是娘娘,您想到了太后皇后,想到了公主,想到了皇子甚至衡兒,怎麼偏就不記得那位?”袁妃詫異道:“哪位?”袁夫人失笑搖頭,伸手往上一指:“這位啊,還能有誰?”
袁妃笑道:“夫人又說笑了,雨露雷霆皆是天恩,拔尖出頭未必討的了好。皇上的飲食起居自有該操心的人去操心,我又何必多事?至於後宮恩寵,那自有聖意裁度。我得失隨緣,又何須念念計較?”
袁夫人笑了,誠心讚道:“娘娘還是這麼率性,這見地可不是尋常人有的。”
其實袁妃這話講得相當委婉,當今陛下腦回路奇特性子奇葩不可以常理度之,很大程度上你無法預料他下一步會幹什麼。就比如當年上元節,猜燈謎,走彩橋,順利通關就能敲響花鼓獲得大獎。大公主二公主和三公主一路走去,言笑如常,眼瞧的花落誰家就要出結果,誰料皇帝遠遠的一根箭射了過來。咚的一聲直中花鼓,正要拿鼓槌的二公主嚇了一跳,手猛的一縮,退後一步,若非被大公主拉著,她就從高臺上掉下去了。
滿地玉釵羅裙不知何事龍顏震怒,嚇得匍匐在地身如篩糠,誰知道皇帝陛下飛馬而來,哈哈一笑:“不好意思,手誤手誤,你們繼續。”
…繼續個大頭鬼。蒼白著臉的三公主迅速回宮,二公主也被大公主來拖帶抱的送進了母后懷裡,緊接著病了三天。直到現在幾位公主都不再隨意參與這種與民同樂的活動了。這件事最終也沒個結果皇帝說自己手滑,“哎呀,沒人被誤傷真是太好了,真是蒼天保佑。哈哈哈!”
嬌嫋的袁妃有個豁達的心胸,皇帝駕臨昭仁宮她開心,皇帝不來她照樣開心,關起宮門小日子過得精緻溫馨,花樣百出,沒事偷著樂。
然而這世上活不開心的人何其多,作為女兒淚朱顏血這等春怨故事高發地的後宮更是少不了幾個怨女愁娥。別的不論鹹福宮裡的主子李淑妃就是一個。這李妃的經歷也頗為玄妙,她出身向華伯府李家,是當今太后的內侄女,當今皇帝的表姐。她自幼養在李後宮裡,與青梅竹馬的太子殿下培養感情,預備著將來當皇后。只不過昔太子非今皇帝。那時,她也不是表姐而是表妹。
☆、第26章 皇室見聞
正所謂生存是項挑戰,活著是種考驗。人如此國猶如此。大夏皇朝自建國以來,持續平穩發展,根基愈發穩固。老天爺似乎也特別眷顧,有天敵有災禍,但總體國泰民安。秉承著小虐怡情小災興邦的發展原則滾滾向前,直到文帝二十五年那個烈日荼毒的夏天。當時的太子是如今皇帝大了六歲的哥哥,據說文武雙全,見識過人,胸懷天下,氣度恢弘,連先帝爺都很滿意,認為可託神器。誰料人有旦夕禍福,太子殿下圍獵中墮馬,一命嗚呼。有著三高問題的老皇帝乍聞噩耗就暈厥了過去,再次醒來,人已死了一半。
當著後宮之主的李後迅速走出了陰影,在宮廷裡混了大半輩子裡的女人逢難愈勇,使出渾身解數在老皇帝彌留之際讓小兒子當上了太子。也就是當時一直淹沒在兄長的光環下,文不成武不就貪玩耍好享受,連孝順都比不上太子大哥的如今皇帝。
當初的小李妃還是個純真明媚的少女,太子死訊傳來,跑到李後身邊哭的死去活來。李後長眉一挑,鳳椅一拍:“哭什麼!你只不過是要當皇后,皇帝是誰有關係嗎?”小李妃一抬頭,淚眼朦朧中露出了自己表弟的身影,那跑馬跑的麵皮子發黑的少年,正翹著腳坦著衣服四仰八叉的歪在炕上,大腳丫子擺啊擺,活像一隻大馬猴。想想玉樹臨風風度翩翩的大表哥,小李妃頓時哭的更傷心了。
哭歸哭,皇帝還是要嫁。不過她當不成皇后了。
李後這個小兒子與大兒子最大的區別還真不在腦子上也不在身手上,而是在性格上。
從來都沒被當成儲君培養的他,無事一身輕,有事大哥頂,閒散慣了,也野了性了,從來都不受母后控制。李後讓他立表姐為後,他眼睛一瞪,脖子一梗:“我不幹!我一直把她當嫂子!你讓我對不住死去的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