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0部分

了多久鍋就會被滷水腐蝕壞掉,而砂鍋作為陶瓷製品,就不存在這個問題。特別是粗糙一些的砂鍋,生產成本十分低廉,卻絲毫不會影響到製鹽的質量和速度。

按照趙興的設想,今後在晉國境內所有小型的鹽池周圍,都架設上汲取滷水的陶瓷管道,使用風車和龍骨水車提水,輸送給每家煮鹽的大水缸。然後這些專門生產鹽的家戶,每家在院中擺上一排蜂窩煤爐,在爐子上擺著大砂鍋,鍋裡燒的是咕咚咕咚的滷水。如果整個煮鹽形成了產業化和流水線作業,一個成年人每天能夠煮出來三十到五十斤的精緻雪鹽。

雖然鹽是人們必須的調味品,但一個人撐死了一年能吃掉十斤到十五斤的鹽。也就是說,按照趙興設計的這套煮鹽辦法,一個不需要力氣多大的勞力一年生產的鹽可以供一千五百人到兩千人食用。晉國加上涼國和幽州目前是六百五十萬人口,那麼只需要四千多人專門用來煮鹽就夠大家食用,而趙興計劃讓兩萬人專門從事製鹽!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兩萬人一年煮出來的鹽可以供應三千萬人口食用!而大漢此時的總人口估計也不會超過五千萬,如果趙興想刻意壓低鹽價,那麼他對劉繼禮提到的整垮朝廷專營的安邑鹽池也不是什麼玩笑話。

而且,趙興還有更為完備的製鹽計劃。等他將來完全控制住徐州之後,便可以大範圍地使用海水曬鹽的方式,進一步降低製鹽的成本,到那時,他讓全天下百姓吃上廉價鹽的誓言便會成為現實。

第四八八章朝廷官鹽漲價啦

令人感到壓抑甚至有些絕望的大雪,在趙興抵達受降城的第六日終於停了下來,彷彿是迫於太傅大人的滔天之威,終於心不甘情不願地向北撤退了。

第154卷 第1232節:大美源自於生活 (33)

老人們常說:下雪不冷化雪冷。

這幾天受降城外的氣溫果然是滴水成冰、落尿化柱,但城內的氣溫卻因為晉國各地輸送過來的救援物資的到來而變得更加熱烈。

雖然太傅大人只是在抵達受降城的第一日露了個面,隔了一天便又帶著人馬北上了,但他當眾做出的承諾卻被官府認真地開始進行落實。

這些一直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們,以前沒有開設互市的時候,想從漢人那裡換一罐鹽巴都要冒極大風險,甚至是暗中越過長城,偷偷在暗中與黑市的商人進行交易。在這種不受保護的交易中,牧民們往往是吃虧的一方,他們要付出比平日多兩到三倍的價格,才能換回來一罐鹹鹽。

雖然明知道是被黑心的漢人商人給宰了,但牧民們仍然是年年冒著被守關漢軍抓住的危險,用北方特產的皮革、獸類、珍惜藥材、金銀珠寶來換取勉強夠自家食用的鹽巴。原因很簡單,人要是三天不吃鹽,就會覺得渾身沒有氣力,甚至是吃不下任何東西。

鹽巴對於牧民們來說,真的是一件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關於鹽巴的故事,則充滿了心酸和淚水。

但是,這種有些淒涼的境遇,在炎晟族成立之後便成為了歷史。因為同為晉國的公民,而且在五原、雲中和定襄等郡專門劃定了歸三族人生活的聖地,所以牧民們或是自己親往、或是託人購買,都能獲得價格相對便宜的鹽巴回來。

價格相對便宜是跟以往做的比較,而且炎晟族人夠鹽的價格與晉國的漢人相同,但不代表現在的鹹鹽便是如白水一般便宜的商品。就算是晉國的漢人,在吃鹽方面也是富家人才真正不覺得有負擔,平常人家一年吃鹽的花銷仍然是一筆重大的開支。

鑑於上述種種原因,所以當受降城的牧民們看到官府給每家每戶都送來整袋整袋的鹽巴時,他們忽然有一種再世為人的感覺。什麼時候晉國富裕到可以給自己的百姓整袋分鹽了?除夕之前太傅府免費發放的購物抵價券還被牧民們緊緊攥在手中呢,這又是整袋的鹽被送上了門!

巨大的幸福感,霎時將炎晟族人因為生活在受降城而有些自卑敏感的心思霎那間擊的粉碎。

儘管太傅大人已經帶著人馬向北走遠了,但走時仍然抽空為炎晟族人留下了墨寶——封雪城!也就是說,從趙興抵達受降城的這天起,有些帶著歷史屈辱感的城市名字便成為了歷史,“封雪城”將會成為炎晟族人心目中聖城,從此傲然屹立在晉國乃至大漢帝國的北方,就如同它那帶有執著和堅毅色彩的新稱呼一樣,世世代代捍衛著大漢天朝的北方疆域。

第155卷 第1233節:大美源自於生活 (34)

“各戶人家抓緊時間將被凍死的馬牛羊剝皮取肉,用官府分發的鹽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