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子劉琦前來鎮守襄陽,然後由他和劉磐二人陪伴劉表身側,帶著一千近身鐵衛前往夷陵和長沙進行慰問和巡視。
劉表最近呆在襄陽,也著實被新野的襄陽王和自己夫人蔡氏兩個給膈應的不淺,見有機會可以出去散散心,自然是滿口答應了下來。呂蒙為他想得很周全,不僅自己會繼續陪在劉表身側,還讓劉表的侄子劉磐帶著陷陣鐵衛保護劉表,而且還把大公子劉琦從武陵給召了回來,想必已經是深思熟慮,做了完全的準備。
呂蒙確實做了充分的準備,但卻不是劉表想象中的那樣。
襄陽城緊鄰南陽,距離洛陽亦不遠,始終是各方勢力關注和滲透的重點。劉表當年能夠迅速穩住荊州混亂不堪的局面,襄陽當地的世家門閥如蔡瑁、蒯越、黃祖、張允等人都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隨著形勢變化,昔日的重要臂助不見得就是現在的鐵桿下屬,因為這些人的世家豪門背景決定了他們的行事標註始終不是以劉表的利益為最高原則,而是以家族的利益為上。
呂蒙毫不懷疑曹操和劉備等人早已開始著手“策反”荊州的一些世家大族,因為如果換了他與曹劉易地而處,呂蒙也會這麼去幹。曹劉二人代表著朝廷和正統,可以向蔡氏、蒯氏、黃祖、張允等人許下封官進爵的諾言,不難說動其中一些人改變立場,從擁護劉表轉而投靠曹操和劉備。這些世家大族們越是存在的時間長,就越信奉所謂的正統,加之趙興在北方採取的那些政策明顯對豪門世家不怎麼待見,所以他們有太多的理由投奔朝廷而不是如今態度曖昧的劉表。
其實,就算劉表本人,若不是被人逼迫到了牆角,不甘心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家業被人輕鬆摘了桃子,實在咽不下這口窩囊氣,他也不見得會接納晉國的援助和趙興的好意。劉表又不是糊塗蛋子,他何嘗看不出來呂蒙前來支援荊州,也是出於晉國自身的戰略考慮?
前不久,趙興讓人給呂蒙送來了密信,提示呂蒙要注意方式和手段,想辦法控制荊州防守戰的節奏,萬萬不可過早地暴露出荊州全部實力,更不能將晉國準備無條件支援荊州的決心也顯露出來,以免驚動了孫堅和司馬懿,導致荊州吸引多方兵力的目的難以達成。
呂蒙反覆思索,覺得想要實現趙興的這一要求,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就好比跟兩位武藝比自己弱的對手過招,既不能掉以輕心被人撿了便宜,又不可施展大殺招嚇得對手生了退卻之心。
當然,趙興的要求也難不倒聰明智慧的呂子明,他從暗流湧動的襄陽城內看到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第263卷 第2102節:要把襄陽水攪渾 (21)
劉表坐鎮襄陽,各路牛鬼蛇神都心存忌憚,那些暗中想要投靠朝廷的世家大族也得掂量掂量劉表手中的數萬大軍以及如狼似乎的兩千鐵衛。但若是劉表離開了襄陽,而且帶走了一半的鐵衛,只讓生性敦厚老實的大公子劉琦坐鎮襄陽,情形就會是兩樣。
呂蒙相信,只要劉表和自己一離開襄陽,各方勢力便會立即行動起來,想要在襄陽製造各種機會。只要襄陽出了狀況,讓孫堅和司馬懿覺得劉表老巢已失,他們自然不會輕易放棄這種絕佳的機會,不但不會撤兵,還會變本加厲地發起對荊州的攻勢。
呂蒙的這一招,風險很大,但誘/惑力也十足,而且隱蔽性極強,真得若能實現,只怕到時候會有許多人跟著倒黴!
第八五零章劉琦背後也有人
劉表真的帶著一千護衛去了江陵,這讓原本正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團團轉的城內眾人頓時如釋重負,他們終於看到了機會。
為襄陽王修築的王府已經在城內落成,就差正式舉行一個儀式便可以將劉協從新野迎回襄陽。以前劉表在時沒有吐口,大家便不好跳出來主動承攬這個事情。擺明了州牧大人不怎麼待見這位襄陽王,你卻跳出來生事,到底是何居心?
如今劉表去了各郡巡視,一些人便將主意打到了大公子劉琦的頭上。不管日後劉表能不能順利返回襄陽,鼓動劉琦去將襄陽王迎進襄陽城,這事情就算是劉表知道了,他也奈何不得眾人。事情是你兒子做的,總不好賴到別人的頭上吧?
某一日夜間,蔡瑁府中來了幾位重要的客人,他們都是坐著馬車入的府邸,外人根本看不見面容。
待到客人們都到齊之後,卻見來人分別是蒯越、黃祖、張允、劉巴、廖立、蔡中和韓嵩。
蔡瑁威嚴地看著眾人,開口說道:“諸位,今日所謀之事風險甚巨,如有誰不願置身事內者,現在退出尚且來的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