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7部分

漢人的民族主義形成或者說是覺醒,是在後世南北宋時期被北方各族屢屢侵略欺凌之後才真正開始。在秦漢時代,並沒有純粹的民族主義,許多異族只要表示服從王化,願意接受中原地區的先進思想文化,他們便可以被帝國吸納進來,成為正式的國民。

金日(mì)磾(dī),字翁叔,是漢武帝十分喜愛的一位大臣。他卻是地道的駐牧武威的匈奴休屠王太子,漢武帝因獲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故賜其姓為金。漢武帝病重時,託霍光與金日磾輔佐太子劉弗陵,並遺詔封其為秺(dú)侯。

姑且不論金日磾在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安定方面建立的不朽功績,單就他能夠獲得漢武大帝的重託與信任而言,若是劉徹和朝中大臣們大漢民族主義思想氾濫的話,又怎麼會讓一位異族之人成為大漢帝國的顧命大臣呢?

想到了金日磾,趙興轉頭問一直陪伴護衛在自己身旁的趙鋼說道:“前兩年,你曾親自抓到過朝廷派駐於河東郡的統兵大將金旋,據說此人的先祖便是漢武重臣金日磾?”

趙鋼仔細回憶片刻,然後點頭說道:“此人單從外貌言語和服飾上看,已經難以區分漢匈,卻與洛陽城內那些養尊處優的大老爺們並無二致。不過司徒黃琬倒是親口說過,此人確實是金日磾的後人,否則也不會官至中郎將,在洛陽城內混得人模狗樣。”

一路說笑,趙興終於來到了大青山腳下。以前這裡是匈奴人和鮮卑人祭天的地方,被其稱為彈汗山,如今卻成為一處風景名勝,供長城內外各族百姓在夏日裡避暑遊玩。趙興之所以在巡遊的線路上將大青山也包含進來,是為了看一看此處如今是否還存在民族矛盾。

按照趙興定下的規矩,以大青山為界,山的東面直至大興安嶺的區域便是堯興族的畜牧區,而山的西面直至受降城則為炎晟族的畜牧區。至於兩族牧民偶爾越界去了對方的區域放牧,也不是什麼大事情,自有專門負責管理草原畜牧的官吏前來進行調停,總之一句話,吵架可以,但決不允許相互之間動手。

畜牧區的問題還好解決,大青山的歸屬卻十分敏感,因為匈奴人和鮮卑人都曾佔據過這個山頭,倒是難以判定誰是誰非。關於這個問題,早幾年的時候,便引起趙興的注意,他乾脆便從烏蘭手中將大青山給收了回來,直接將此山置於自己的名下,免得大家爭來爭去的引發民族矛盾。

第265卷 第2113節:要把襄陽水攪渾 (32)

這一日,就在大青山下一條清澈見底的河流旁邊,趙興讓人在這裡籌辦了一場篝火晚會,邀請附近的堯興和炎晟兩族牧民前來一起聚會。

受邀的人群當中,有幾位專司負責草原牧民管理的小官吏,一位名叫楊長貴,是專門負責調停炎晟、堯興兩族爭議的;一位名叫巴扎都,是大青山東面堯興族人,平日裡負責向牧民傳達上級官署的通知,收購牧民養大的牛羊,並向牧民發放錢款;另外一位名叫吉旺,是大青山西面炎晟族人,和巴扎都的工作基本相似。

楊長貴、巴扎都和吉旺三人平日裡也經常在今天平西王舉辦篝火晚會的河邊相遇,大家還時常隔著河水相互問候幾句,倒也十分熟悉。但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有一天居然可以與大青山上那座神一樣地雕塑的“活人版”圍坐在篝火堆邊,吃著烤羊腿、喝著長河大麴,談天說地。

趙興問楊長貴:“這一年中,經你調停的糾紛有幾起?都是因何而起?”

楊長貴回答說:“一個月大概有那麼兩三樁,多數由牛羊亂跑越界而致,還有少數則是因為爭搶水源。”

趙興又問:“可曾出現過不經調停便直接動手的事情,是否鬧出過人命?”

楊長貴本來就是個耿直人,在趙興面前雖然心裡惶恐,但還是實話實說:“曾經出過一次事情,兩家人為了爭奪牛羊飲水的河溝,不等我去調停便動手打起來了,但沒有鬧出人命,就是傷了皮肉。打架的兩家,被大青山地區的巡法官狠狠地處罰了一頓,如今已經消弭了怨恨。”

趙興又問巴扎都和吉旺兩位“土地爺”,說:“既然屢有兩族牧民為了爭奪水源而起爭執,為何不組織大家興修水利,改善牲畜的飲水條件?”

巴扎都和吉旺有些難為情地回答說:“也不是不想修,只因為如今青壯勞力缺少,而修建水渠所需的石料又十分巨大,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趙興沉思片刻,轉頭對身後的李儒說道:“向各地發去通告,就說從即日起,凡是長城附近因修建水利工程缺少石料的,皆可將從境內長城段上拆取磚石以為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