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了花茶與幾味清淡的茶點,雖然爽口,卻無法果腹,眾位夫人、姑娘略有些餓意,卻因皇后並未下旨開宴,依舊相互談笑寒暄著。
宛瑤寧款款而入,衣著素淨,粉黛未施,上前拜見皇后之後,盈盈笑著將身後宮女手中端著的點心一一置於眾人面前。紅木雕花的托盤上,放置著幾份精美點的點心,有一碟棗泥山藥糕、一碟桂花糖蒸慄粉糕、一份菱粉糕、一份豆腐皮包子,另還有每人一小碗玉田碧粳粥。
皇后笑道:“還是瑤兒心細,曉得咱們有些餓了,便送了這些點心過來。倒是難為了她,這一上午,想來也是不得閒的。”
宛瑤寧福身一禮,恭謹應道:“謝母后垂憐,兒臣來遲,已是失禮之罪,應先向母后謝罪才是,怎敢言累?”
宛湘寧微微笑:“瑤妹妹多禮了,本就是一家人,哪裡會怪罪你?”她目光微微一掃那些點心,“這些本該是姐姐該做的,如今勞煩了妹妹,倒讓姐姐慚愧了。”
宛瑤寧低眸稱謝,禮畢後便依著宛湘寧的意思,在她身邊坐了。
諸位夫人見宛湘寧待她親厚,自然疑惑,又見她生的瘦弱,惹人愛憐,淡眉如秋水,玉肌伴清風,雖是粉黛不施,卻是位難得的清秀佳人。
片刻過後,午宴開席。在席間,宛湘寧才得以細細地問一下宛瑤寧發生的事情,根據她的形容描述,曉得那位在小亭中幫她抄經書之人便是鬱青青,也不說破,只派人暗中安撫住齊夫人,又讓宮女送了些吃食茶點過去給她,待宴席止後,方命人將她帶回來與齊夫人一同出宮回府。
如此一來,月女之位最終還是宛瑤寧得了。
萃靈宮馮昭儀處,自然是欣喜若狂,連帶素日與她交好的寧妃也跟著高興了許久。而最不高興的,便要數玉容宮裡的沈貴妃與宛儷寧母女了。她們苦心經營一番,本以為月女是宛儷寧的囊中之物,卻不想素日平凡無奇的宛瑤寧,只借了幾味點心,輕輕鬆鬆便將其納入囊中。
宛儷寧連發了幾天脾氣,責打了無數宮女太監之後,此事才算是平息下來。只是,她每每見到宛湘寧與宛瑤寧之時,臉色總是陰沉的可怕。
宛湘寧本就不想搭理她,見她如此的態度,倒也不以為意,假裝看不見便是了。
宛瑤寧本是極怕她的,後來跟在宛湘寧身邊的時日久了,倒也漸漸的膽子變大了些,見到她時,不卑不亢,斯文有禮,讓她挑不出錯來,便也無可奈何。
過了清明,雨生百穀,天氣逐漸熱了,雨水也漸漸多了起來。
在一個初晴的晌午,萃靈宮迎來了聖旨,命宛瑤寧於半月後入萬佛寺,隨住持朗清大師學佛修身,為中秋祭祀做好準備。宛瑤寧領了聖旨,心內卻有些忐忑,她自小長在深宮大內,從未出過宮門半步,如今要隻身前往萬佛寺,讓她覺得有些為難。
卷一 魂夢歸來情絲種 十九章 從前虧待了她
乾德帝登基數年後,方由皇后誕下長子與長女,便是宛攸寧與宛湘寧,自然是愛若珍寶。而後,雖也有旁的妃嬪誕下皇子、皇女,但他們在乾德帝心中的地位卻遠遠不及宛攸寧與宛湘寧。
乾德帝子嗣薄弱,到如今也不過只有四位皇子和四位公主,因此,後宮妃嬪皆以生兒育女為爭寵奪位之籌碼。
宛瑤寧的母親馮昭儀亦是如此。
初時,她不過是小小地方官之女,資質不佳,選秀入宮後,也不過得一小小的選侍之位,在宮中受了許多冷眼與嘲諷。宮中姐妹中,也只有出身略高的寧嬪與她交好。後來,偶然一個契機,她身懷有孕,端的是欣喜若狂,本指望能誕育皇子,即便是無大的指望,只要能保她母子能在宮中平安富足,便已經滿意了。
誰曾想,一朝分娩,竟是位公主。
乾德帝獨將宛湘寧捧在心尖兒上,待其他女兒,卻並不親近,為宛瑤寧賜了名便不再過問。幸得皇后照拂,她才度過了那一段難熬的時光。爭寵的念頭慢慢被消磨掉了,待女兒卻是無論如何都親近不起來。眼看著寧嬪憑藉誕下皇子宛鍾寧之功,順利晉為寧妃,而她自己卻在數年後方不過是個小小的昭儀,便將滿腔的怒意與不甘盡數傾覆在了宛瑤寧身上。
如今,宛瑤寧得月女之位,久未踏足萃靈宮的乾德帝也來坐了坐,誇讚她教女有方,這些都令她歡喜異常。今日,宛瑤寧得了聖旨,要獨自出宮去萬佛寺禮佛,雖是件大喜事,她卻不由自主有些擔心。
近幾日,她才多看了女兒幾眼,發現她竟是如此瘦弱。這些年,終究是虧欠她的。
宛瑤寧回身,見馮昭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