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5部分

算不能讓這日本使臣幫自己,也要讓他們不能幫於中說話。因為於中攻打過日本,所以,雙方合作的可能性很大。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因為牧野成貞“精通”儒學,所以,德川綱吉沒有派老成持重的井伊直興,也沒有派才幹超人的柳澤吉保,而是派了此人出使中國,就是為了能夠憑著學問來跟清廷拉一下關係。可是,牧野成貞卻是一個有些讀書讀僵了的人。而且,對於中在日本所做的一切,他可以說是正恨得牙癢癢。結果,聽說琦亮是清國太子派出的人,又是要對付於中的,他的心思立即活動了起來。來之前,牧野成貞當然是瞭解了一些清朝的訊息的,更加知道康熙這個中土的皇帝掌握著絕對的權力,遠非日本天皇能夠相比。所以,他下意識的以為胤礽擁有比於中大得多的勢力,幫助強者對付弱者,又是對付的跟日本有仇的於中,該怎麼選擇他覺得自己十分清楚。就這樣,雙方一拍即合。琦亮在付出了一些代價之後,得到了牧野成貞的允諾。

於是,好戲上演!

於中到達北京之後,胤礽做出一副禮遇功臣的樣子,處處優待,不僅賜住暢春園,還專門為其啟用了乾清宮。不過,這可不是做給於中看的,而是做給百官看的。是為了讓百官看看太子是多麼的器重於中。接著,牧野成貞出面,進獻國書。稱臣納貢。裝作不經意的樣子突然間看到了於中。然後,引出“火燒長崎”一案。

由牧野成貞的隨從出面,將這個“罪名”扣到於中的腦袋上。

不過,就像佟國維後來猜測地那樣,他們的目的並不是要逼於中承認這個本就不屬於他的“罪名”,而是為了讓於中“不承認”!這也是為什麼胤礽要向於中說,只要他說一個“不”字,就立即報什麼誣衊之仇的話的原因。

可是,於中偏偏就認了!

所有的心思、安排,都在這裡變成了白功!“火燒長崎”明明不是於中做的,誰能想得到這傢伙居然就認了?那可是十幾萬條人命啊!

就這樣,事先安排好的日本使臣的兩個隨從“血濺午門”以控訴暴行的“悲壯”場面因為於中自願承擔這條“罪名”而變了味兒。因為大阿哥胤禔、佟國維等人的黨徒出面挑撥,尤其是胤礽一夥事先沒有想到的刑部尚書王漁洋和侍郎施世綸這兩個人的出針見血的分析,百官沒有因為兩個隨從的“悲壯”自盡而心生同情,反而大為反感,都覺得這是在蓄意陷害。這麼一來,就算於中承擔下了“火燒長崎”這條罪名,可因為有百官的同情,就算想不顧一切重懲都難辦了。

可是……於中為什麼會認呢?

這簡直就是摟頭一悶棍,壓根兒就讓人想不到!

如果於中不認。那麼,那兩個日本人自盡的行為哪怕不會得到百官的同情,也能讓這些人朝著不利於於中的方向考慮。而趁著將這件事上報康熙。等回信兒的空檔兒,他們就可以拉著範毓賓來當證人。讓範毓賓指證於中“確確實實”曾經下令火燒長崎。這麼一來,有了人證,又有了日本人的血證,於中不認火燒長崎就成了欺君大罪,雖然此人極得康熙信任,可是,有這條大罪,再加上“事實上”的火燒長崎,還有先前安排的納爾蘇狀告於中蓄意挑釁並私自關押烏里雅蘇臺官兵的事情。三罪併發,至少也能把他一捋到底。康熙和百官對此也只能是無話可說。可……可於中怎麼就認了呢?

現在,雖然於中這傢伙是說了謊話,可這個謊話卻不能去揭穿。一,因為於中是攻日的主將,火燒長崎縱算不是他做的,總也有份責任,主動承擔也不能算是欺騙了誰,反而顯得為人有擔當;二,如果揭穿了這個謊話,必然會牽連到年羹堯。可年羹堯是四阿哥胤禛的人。在目前大阿哥胤禔已經聯合了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礻我)的情況下,再把這個唯一與太子黨交好的四阿哥得罪了,並不是什麼好的選擇,尤其是在這位四阿哥現在頗得康熙喜愛的情況下;三,康熙的態度還不明瞭!

辛辛苦苦,誰又想到居然會落到這麼一個結果?

納爾蘇的訴狀只能燒了。現在於中已經擔下了那麼一條罪名,百官已經懷疑是日本人蓄意報復陷害,如果納爾蘇這時候加進來,被有心人再指摘上幾句,恐怕就會引起許多人的反感,這不僅無助於對付於中,還會讓納爾蘇也陷進來,在納爾蘇的幾個兄弟都正在虎視眈眈想奪取王位繼承權的情況下,必然又是一起紛爭,這不符合太子黨的利益。

所以,現在於中的事情,就只有讓康熙去“聖裁”了。

真是可惜呀!滿洲水師那是一個多麼重要的棋子?船堅炮利!不說那可以直接越過朝鮮,兵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