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產生反感乃至牴觸的情緒呢?在這個時代,連皇帝也不敢觸犯那些傳統的道德倫理,馬德不過是區區一個總督,一個把握不好,那就將是身敗名裂,慘到不能再慘的結局。所以,馬德這些年來一直是任其自然,只是在推行自己的政策的同時,讓人們自己去覺悟,而不是主動去推行他們的價值觀。
不過,機會終於還是有的。在接手李毓昌的案子之前,羅欣就曾經對馬德說過想要組建一個律師行,為她自己掌握的那些集體企業,那些比較弱勢的百姓服務。雖然當時馬德出於對羅欣身體的關心,不許她馬上把這些事情付諸實施,可是,也正是因為羅欣的這個提議,讓馬德想到了一個突破點。
現階段的律師,也就是訟師,俗稱刀筆吏,因為其顛倒黑白,幫著罪犯與官府勾結等等的行徑,在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十分受人蔑視的。但是,造成這種情況的並不僅僅是因為訟師們本身的原因,還因為其他幾個方面:一是因為許多老百姓在一般情況下都請不起訟師,所以,訟師們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只能為有錢人服務,而出於某種仇富心理,為富人服務的訟師自然就成了罪惡的幫兇;二,則是因為在幾乎無論任何的時候,法律所遵循的倫理和大眾所祟尚的倫理都是有所區別的,兩種倫理發生衝突時,老百姓們出於自身經常以之為準則的道德觀念。總是指責法律不知變通、教條、冷漠,並且希望官員能夠,“舍法取義”,這種情況下,依靠法律吃飯地訟師們自然也就成了老百姓們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