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出面為我們解圍不是別人,而是万俟穆欽此的榮雅公主,現在的李妃。
第四章 天籟知音
我滿含感激地看向李妃,芄蘭殿那次若不是她出面為了我說話,又拖延了些時間,恐怕我就等不到烈山韜來了。事後我本有心向她道謝,但想到自己的身份又怕彼此一往來令太皇太后對她更加嫉恨,感覺還是疏遠些好,所以從未當面致謝過,沒想到她這次又肯為我們出頭。
大概是自己愛妃的請求烈山韜不忍拒絕,這次他緩緩點了下頭。
李妃見他應允了,兩頰不覺露出淺淺紅暈,招手讓侍女捧過來了一隻檀木盒,當眾開啟從裡面取出了一隻綴著七彩穗子的精緻青色竹笛。她拿了笛子走到宴會中心,廣袖長舒,穗子一擺就吹奏了起來,一曲清新靈秀的青竹調便飄逸在了英武殿中,讓滿殿之人雖身在北方,卻有置身南方小橋流水詩意山水間的醉人感覺。
此刻的我雖然身為囚徒,活在來自魏週四面八方的重壓排擠下,但這一曲還是讓我出了神,想到了自由恬靜的苗疆,詩情畫意的樂朝和那些我以為自己不在乎,其實卻想想都會心痛的故人。
曲近尾聲,我抬頭看看身邊的錦愁,發現他兩眼直直望著李妃也似乎入了定。難道這熟悉的音律讓他想起了什麼?
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青竹調已經結束,但餘音繞樑久久不去,好一會兒待李妃都已坐回了園外,眾人才從醉人的旋律中清醒過來,若不是礙於太皇太后的臉色,眾人交口稱讚之聲早已勝過前面任何一位獻藝的千金。
我偷眼瞧了瞧烈山韜,見他也沈醉的望著李妃,心裡不由替李妃高興。腦袋裡突然冒出個想法若她能成為烈山韜的皇后,我和錦愁的日子豈不是好過得多。怎麼說也是朝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