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便不會食言。”
嚶鳴手裡捧著暖烘烘的紅棗茶,笑容莞爾。
這茶室中靜謐如夜,午後的陽光透過那巨大的玻璃窗戶灑了進來,地龍暖烘烘、炭盆熱滾滾,只覺得恍如春夏。唯獨窗外的白雪皚皚時刻提醒著她,冬日還在。
第574章、嚶鳴臨盆
弘曆這次回來,還帶了四個接生嬤嬤,據說已經細細調查過底細了,嚶鳴忖著既然皇帝查過了,想來沒什麼問題,便都留在海晏堂伺候。接生嬤嬤,不但是臨盆的時候要派上用場,平日裡也能多提點著些飲食起居注意事項、一些忌諱等等。
嚶鳴卻不大喜歡這幾個嬤嬤,囉裡囉嗦不說,尤其是那個嬤嬤趙氏,閒著沒事就給她熬補湯……那是太醫給開的滋補藥膳,味道也難得吃得緊,一股子中藥味,跟從前孫嬤嬤烹調的藥膳根本沒得比。
這一日,梅骨又端了一盅補湯上來,嚶鳴聞見那味兒便夠了!裝模作樣抿了一小口,便說:“有些燙,略涼一涼,本宮待自會喝的。”——其實梅骨一轉身,嚶鳴就把這所謂的補湯給倒進藥園世界裡做肥料了。
如此糊弄著,便到了二月初二。
乾隆二十一年二月二,是龍抬頭的大日子。
四妃等人也趁著天氣不那麼冷了,帶著兒女們一併來到圓明園。這也是嚶鳴的意思,她並不介意上了年紀的老牌嬪妃來圓明園過幾天清閒好日子。身為中宮皇后的烏拉那拉氏還是被撩在了紫禁城裡,這會子只怕鼻子都要氣歪了。
二月裡,嚶鳴的肚子已經相當可觀了,高聳顫巍巍,像揣了個西瓜。行動起來,自然也漸漸不怎麼方便了。
康壽……啊不,現在是綿恩,他已經正式成為皇長孫綿德的伴讀了。每日早起,陪同綿德一起去四宜書屋讀書。
二月二這天,所以皇子皇孫也得了半日假。二月二,剃喜頭。據說這一天剃頭,孩子長大了會出人頭地。宮裡的孩子,個個都是龍子鳳孫,自然不擔心不出人頭地。可二月二剃頭習俗已是慣例。
宮裡也有專門負責給主子剃頭的太監,手藝極好,絕不會傷著頭皮。所以這一天,嚶鳴也叫剃頭太監給煙兒剃了個半禿瓢……額。清朝的髮型就這樣。不認也得認了。不過還好,小孩子長得可愛,就算剃個全禿瓢也只會叫人覺得俊俏討喜。
不過煙兒很不樂意的樣子。杵著臉,好幾天都沒笑過。
他還嘟囔道:“孃親,你肯定是報復我!報復我之前說你醜……”
嚶鳴無語,手裡繼續給他編著小辮子。
二月底。才當了一個月伴讀的綿恩結束了他的伴讀生涯。
因為……
他爺爺掛掉了。
嗯,就是那位病了好多年的康親王、嚶鳴的表舅。愛新覺羅崇安。
之前烏蘇福晉,畢竟她只是側室,算不得嫡親祖母,所以綿德只需守百日熱孝既可。可康親王不同。他一死,綿恩就必須回家守孝一年。
綿恩一走,嚶鳴心裡頭不禁空落落的。這孩子才與她親近了幾分,便要走了。
弘曆安慰道:“就一年而已。明年這個時候,綿恩就回來了。綿德伴讀的位置,朕還給他留著呢。”
嚶鳴點了點頭,便釋然地笑了,其實在宮裡讀書的這些日子,她也看得出來,綿恩很想念自己的阿瑪惠周——他沒有母親,惠周倒是待這個兒子極好。作為康親王府唯一的晚輩,也是唯一的繼承人,底下奴才自然不敢慢待了半分。所以這個孩子,並沒有像她想象得那般,日子苦哈哈的。
“弘曆,我記得皇后來信說,要開始選秀了?”嚶鳴泛起笑靨,酸溜溜看著這位已經四十六歲的皇帝陛下。
弘曆笑了,他看了看嚶鳴高聳的大肚子,“過兩個月再說吧。”
過兩個月……她就該臨盆了。弘曆的意思,是想延遲選秀到她生了孩子之後。
嚶鳴笑著點頭,不禁想,再過一個月,魏氏也該生了吧?
可沒想到進了三月,卻遲遲沒有聽到玉貴人發動的訊息。反倒是她日益覺得肚子墜墜的,竟像是孩子要落地了。
懷了這胎之後,弘曆便不許她又絲毫減少飲食的行為,動輒拿煙兒做威脅,所以嚶鳴的體重直線上升,九個月身孕的嚶鳴成了個白嫩的大胖紙,以前的窈窕身材早已一起不復返。肚子也格外大,尤其最近,愈發覺得沉甸甸的,墜得甚是不舒服。
唯一可喜的,就是胸脯的規模了,高聳、顫巍巍,走起路來都覺得顛得慌。
這一日,她在蓬萊福海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