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希望自然就壓在了這個年僅十七歲的少年哥哥身上,祖母素日裡要求也格外嚴格,小小年紀天不亮便要起床晨讀,常常讀得嗓子都啞了,當時嚶鳴看在眼裡,格外心疼這個血緣上的哥哥。
可祖母的意志不容違背,嚶鳴也只能趁著他不備把藥井水滴進他的茶盞裡,用這些法子改善他的身體,別叫他讀書讀得累壞了身子。如今他去了青桐書院,嚶鳴只能隔三差五送些點心吃食去,不是紅棗糕,就是茯苓糕,要麼就是一些簡單的藥膳。
納蘭氏在聖祖康熙爺一朝的時候,堪稱煊赫無比,祖母老郡主當初下嫁給明珠次子、納蘭容若的弟弟納蘭揆敘,對當年的榮耀記憶深刻,所以也希望納蘭家再出一個像納蘭容若那樣的進士,如此一來,就能振興家族了。
第3章、舅母
午後,嚶鳴與小妹英宛坐在書房裡,一筆一劃勾勒著董體字。清朝歷代帝王最推崇董其昌字,所以先生教的也是董體字。
嚶鳴上輩子最喜歡的是瘦金體,當初興趣催發,又是祖父一手教匯出來的,所以學得頗有幾分味道。如今練習董體字雖然已經八九年了,可也只是有幾分端正秀雅罷了。
先生卻很滿意,捋著半黑半白的鬍鬚讚道:“二格格的字真是越來越精進了。”——有一個頗有慧根,又勤勉讀書的女弟子,先生還是很高興的。
先生轉頭又看了一眼三格格英宛的字,面露無奈之色。英宛的字其實也不難看,起碼橫平豎直,作為一個十一歲的小女孩來說,也算不錯了。只可惜,凡是就怕比較,拿嚶鳴這活了兩輩子的人做參照物,自然是有些不堪入目了。
英宛吐了吐丁香小舌,一臉的不在意之色。
而先生也只是皺了皺眉頭,沒有加以訓責。畢竟只是教導格格讀書,選的先生自然也是脾性溫和的,不像早年教導修齊哥哥先生,不但嚴苛,更是動不動就要打手心。
沒有壓力,自然就沒有動力。何況英宛本來就不愛讀書,每日來書房不過是混日子罷了,隔三差五還得請個假,自然給她請假的人就是嚶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