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給雷鳴城帶來大災的李均,沒有半點好感,若非俞升與華宣在城中人緣不錯,百姓甚至會以暴動的形式來反擊李均。
“百姓生活較為艱辛,有些報怨自然是正常的。”俞升道,“假以時日,便會沒有問題的,不過,若是李統領允許,將城中多餘的糧食布匹分發在戰火中受損失的百姓,更能贏得民心。”
眾人一邊談一邊進了城,李均向道路兩邊望去,初次來到這條大街時雖然有些蕭條,但街道兩旁房屋林立,路上各式各樣的人往來頻繁。這次進城,眼見飽經戰火之苦的城中滿目瘡夷,街兩旁的房屋早被拆除,少數尚存的也可以看到火燒過的痕跡,十之八九是李均破火牛陣的結果。偶爾有百姓站在傾頹的家門口,向眾人投來冷漠甚至是憎恨的目光。
這目光讓李均心頭一陣寒冷,在狂瀾城誓約中,自己允諾讓和平軍轄內的百姓安居樂業,但自己發動的戰爭,卻給其他地方的百姓帶來了什麼?
“按你說的去做吧。”李均長長嘆息,“若是城中百姓不依附我們,奪了這雷鳴城又有何用?雷鳴城之所以會這樣,我有無法推卸之責,俞先生替我發個自責榜,我要向雷鳴城百姓認錯。”
俞升吃了一驚,自古以來,只有百姓向有權勢者認錯的,還未聽說過掌握百姓生殺大權者向百姓認錯,偶爾有國君城主為自然災異而下責己文書,但大都是對著所謂“神”、“天意”認錯,而非對百姓認錯。
見俞升吃驚地望著自己,李均苦澀一笑,他自己便是在戰爭中失去了一切的孤兒,自然明白戰爭給百姓帶來的創傷,這樣形式上的道歉自責,對於安撫百姓的作用,實在是有限。
“除此之外,俞先生請人調查一下百姓因和平軍造成的損失,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