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這段時間,我插手了榮寶齋的生意,大致情況基本瞭解。既然你病好了,我不在過問。記住不要太勞累注意身體。佟寶生很有能力,很多事情讓他做就行,值得信賴。”穆亞平竊喜,正和吾意。
接著穆亞平把榮寶齋建立食堂,免費供應午餐的事情向大家細述了一遍。穆天易想想感覺沒有什麼不妥,繼而肯定了兒子上任第一天頒佈的新措施。
第九章 天橋
次日一大早,穆亞平出門,晚秋執意要送被穆亞平制止說:“晚秋,我是一個大男人,天天搞的卿卿我我的,外人看見笑話。”穆亞平出門見馬老黑早已等候在門前便說:“馬師傅,今天不去榮寶齋,我們去天橋。”“好來!”馬老黑慶賀一聲拉起車就跑。
天橋位於前門外天壇附近,元、明時這裡是一片沼澤。元代時在此建一漢白玉單孔橋,是明清帝王祭天時的必經之路,故名天橋。附近地區因此得名。
清道光、咸豐年間,在京城天壇的西壇根、北壇根和先農壇的東壇根、北壇根一帶,湧現出一批流動攤販。由於朝廷不向他們徵收捐稅,促進了這一地區商業及遊藝業的發展,遂有各門藝人在此闢地獻藝。各地曲藝演出場所伴隨茶肆、酒樓、飯館、商攤、武術雜耍場地蜂擁而起。逐漸成為京城人欣賞民間技藝和及曲藝的集中場地。
天橋是許多民間藝術的發祥地,藝人在天橋賣藝,通常是露天設場,習貫圈一塊場地進行表演。相繼在這裡賣藝、傳藝、學藝和生活的民間藝人達五、六百人,可分為雜耍藝人和說唱藝人兩大類。雜耍包括雜技、武術等專案,說唱包括戲劇、曲藝等專案。
著名的天橋八大怪,因身懷絕技和言行怪異而得名。八大怪在不同時期各有所指,早期的不說,現在仍然活躍的有小云裡飛、大金牙、焦德海、大兵黃、蹭油的崔巴兒、曹麻子、活賽驢8人。其怪異的表演,成為天橋膾炙人口的節目。
天橋是窮苦百姓聚集的地方,地方特色的小吃伴隨天橋的繁榮,更是一絕。像什麼豆汁兒、炒羊肚等,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這些小吃不僅物美價廉,其獨特的風味譽滿京城,常常使人垂涎欲滴、流連忘返。
光緒年間京漢鐵路建成,車站設在永定門外,往來客商必經天橋,自此,天橋更加繁榮。並先後開闢了公平市場、三角市場、西市場、東市場、先農市場、城南市場等。可以說天橋時下已經成為京城人消遣、娛樂的必去之地。
穆亞平到達天橋,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向四處眺望,內心充滿好奇和興奮。天橋的繁華,在其影視作品裡雖然似曾相識,但是栩栩如生的現實場景呈現在眼前,仍然讓他激動不已。忽然他發現了一個問題,“天橋!”顧名思義應該有橋,可是橋在哪裡?
穆亞平忍不住好奇心向馬老黑打聽,馬老黑告知:去年政府拆掉了天橋,鋪上石板變成了平地。並說不遠處一左一右那兩個涼亭,就是天橋的原址。穆亞平回首觀望,果然有兩座亭子聳立在哪裡。為了證實天橋的真偽,他上前探視,沒有發現有任何文字記載天橋的歷史。
好奇心過後,穆亞平的心情又沉重起來。天橋本身就是窮苦人聚集的地方,身邊的路人大都穿著破舊的衣服,臉上帶有菜色。這些人行動遲緩,目光呆痴。顯而易見,這些百姓的日子過的多嘛艱難。
與此同時,穆亞平真切的感受到了不同職業人,在此出沒的身影。他對照自己的裝束,似乎與周圍的人有些格格不入。為此他的心情更加沉重,剛來時的好興致全沒了。
時近中午,穆亞平的肚子有些咕咕叫。覓得發現馬老黑蹲在地上,從懷裡掏出發黑的雜麵餅子準備吃,他忙制止接著招呼馬老黑,走向不遠處一個豆汁攤。兩人各要了一碗豆汁兒,聽到旁邊的吆喝聲,穆亞平吩咐馬老黑買來炒羊肚、炸糕。接著就著麻辣鹹菜吃起來,穆亞平吃的是大汗淋漓直叫痛快。飯後穆亞平吩咐馬老黑呆在原地,自己四外逛一逛。
穆亞平四外閒逛,什麼京韻大鼓、京劇、小曲、相聲、說書的場子欣賞了一番。每個地方他遲留的時間不長,無非就是過過眼癮。天橋八大怪是必看的,穆亞平花費了不少時間,真切感受了民間藝人的不同凡響。
欣賞雜耍,穆亞平情趣不高,畢竟他“見多識廣”。認為這些雜耍藝人,大多都是花拳繡腿水平不高。前面出現一個場子,人群漸漸圍攏,穆亞平饒有興趣的上前探視。
只見人群中間的場地上,一位40歲左右的彪形大漢立在當中,顯得威武強悍。兩名十八九歲的小夥子裸露著肌肉正在準備表演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