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量做到完美,他要讓中國的坦克戰車一出世便傲視群雄,成為一支無堅不摧的鋼鐵雄獅。
經過幾天考察,穆亞平全盤否定了兩輛坦克車,他提出了新的設計理念,那就意味著現有的坦克效能要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坦克戰車要從新進行設計。穆亞平畫了一張圖紙,新的坦克完全是後世59式坦克的翻版,同時穆亞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為:主戰坦克重量全重40噸,輕型坦克全重20噸。火炮仍然採用76毫米火炮,坦克的爬坡能力要達到45度,炮塔要實行360度旋轉。坦克的潛水能力要達到4米深。另外,為了打造新型的坦克,穆亞平強調坦克的正面防護裝甲要達到130毫米到150毫米。側面防護裝甲要達到80毫米,坦克的高度在280厘米左右。
為了提升坦克戰車的堅固性,全面更換新型材質。它要求炮塔部分要採用整體錳鋼鑄件,履帶、底盤同樣採用錳鋼鋼材,油箱要內建並且要有防護裝甲。另外他說,山西大學冶金科研所已經突破了坦克專用鋼材的研製,屆時我們會在石嘴山上馬一座專門適合坦克鋼材的鍊鋼廠,供給坦克製造廠專用。
幾天的考察調研,穆亞平不斷提出的駭人的要求,搞的所有設計人員迷迷糊糊,他們對穆亞平對坦克戰車如此熟悉和大膽的設想而震撼。隨後穆亞平回到駐地利用兩天時間,搜腸刮肚的撰寫了一份新型坦克的生產試驗規劃,這天天一亮他就馬不停蹄的趕到拖拉機制造廠。
已進入工廠,工廠的機器轟鳴聲便吵鬧的讓人興奮。內燃機科研所主任同時兼任廠長的洛秉川一見面邊說:“穆司令,根據你的要求,工廠已經全面開工投入生產,明年上旬生產20輛坦克的任務保證完成。但是我有一事不明,既然要淘汰這款坦克,為什麼還要生產20輛?”
穆亞平笑說:“年底我要正式組建坦克部隊,讓你們生產20輛坦克主要是為滿足裝甲兵學校教學和訓練之用。我們要做兩手準備,一旦新型坦克開始獵裝,我們要迅速形成作戰能力。洛廠長你不用著急,我要求新型坦克41年開始獵裝部隊,你有三年時間,我想時間對你來說夠用,這段時間我會和你們共渡難關,爭取解決生產中的瓶頸問題。”
接著穆亞平吩咐洛秉川把科研人員全部召集來,他要集中對眾人灌輸先進的科技理論。在科研所內,穆亞平面對科研人員開始侃侃而談。首先說道:“各位,我首先肯定你們的成績,幾年來你們在內燃機方面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在這裡我對大家所付出的辛勞表示深深的感謝!”掌聲響起,眾人群情振奮。
穆亞平話鋒一轉接說:“但是我們今天所取得的成績和國外先進國家相比,差距是巨大的。據我所知,目前歐美各國都在研製和生產先進的坦克,尤其是德國,他們的豹式主戰坦克已經非常先進,而德國人正在研製世界上最先進的虎式坦克。有關歐美先進坦克的效能,我簡單寫了一份書面材料,也許不夠全面,但是他基本涵蓋了目前先進坦克的發展水平和未來發展的趨勢,我要求在座的每一位專家都要潛心研讀,深刻領會其中的含義。”
接著穆亞平勉勵大家,要有開創未來的雄心壯志,在祖國最危難的時候,發揮聰明才智,不要墨守成規,大膽的提出自己的見識,讓未來中國生產的主戰坦克成為敵人聞風喪膽的利器。最後穆亞平要求科研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不斷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另外,他告知日後山西大學研究所的專家和科研人員也會來到坦克廠密切合作,根據坦克效能的要求,把最好的材質研製和生產出來……
穆亞平在坦克的效能方面,有關操作簡單、火力強大、機動效能、強度方面,不厭其煩的反覆講解,會議整整開了一天。晚飯後,又讓洛秉川召集主要的專家和工程師座談,他想了解這些專家的目前遇到了什麼樣的實際問題無法解決。
有關內燃機的問題,洛秉川進行了細緻的彙報,並對今後如何提升內燃機的效能,尤其是大功率內燃機的研製和開發,在理論方面提出了研製規劃。並根據穆亞平的戰略構想,裝備一批、研製一批、預研一批三步走的生產設計理念,已經形成初步的研發團隊。
其它專家在自己各自領域也作了詳細的彙報,他們提出了很多問題,穆亞平囫圇吞棗站在另一個角度,一一解答。畢竟他不是專家,但是他把所知道的、所謂的“經驗”和相關知識耐心的向他們傳授,同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坦率說有些東西就像一層窗戶紙,一旦捅破,使人會產生茅塞頓之只感覺。在座的對於穆亞平的博學和深不可測的思維方式,再一次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