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的遊擊作戰,我想聽聽你的想法。”
林說:“一年多的正面防禦,我們不僅頂住了日軍強大的攻勢,而且我們在戰火中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我們現在無論在武備和作戰能力上已經和日軍不分高下,我贊成穆司令長官的舉措,養精蓄銳,一旦時機成熟,我們就和日軍決戰,對此我非常有信心。至於遊擊作戰,我認為控制在很小的規模方可。目前日軍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已經結束,日軍的重兵開始回過頭來強化佔領區治安,因此我認為遊擊作戰損失將無法估量。”
彭德懷點點頭說:“穆司令長官分析的更細緻,我會把你們的意見集中起來向延安彙報。”“穆司令長官什麼意思?”無形中林已經站在穆亞平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彭德懷笑說:“穆司令不反對延安的做法,他不同意把野戰部隊投入遊擊作戰,並說可以在損失較小的情況下深入敵後打擊敵人。”
林心裡長出一口氣,他心裡非常清楚,眼下穆亞平的主張延安方面肯定重視。彭德懷轉移話題說:“告訴你一個好訊息,來之前山西兵工廠開發出了新型的半自動步槍,命名為中華2號步槍。該槍是自動閉鎖裝彈10發,有效射程400公尺,經過實彈射擊效能非常不錯。”
林聞聽大喜說:“彭總!什麼時候換裝?”彭德懷笑說:“目前我們十分困難,穆司令意思是兩年之內陸續換裝40個師。”
林說太好了臉上難得露出欣喜的表情。彭德懷又說:“你知道穆司令這次西部之旅幹什麼去嗎?”“不就是視察嗎?”彭德懷笑說:“目前五原開發出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軍用電臺,該電臺很快要裝備一線部隊,而且電臺要裝備到連隊。”林馬上撲捉到它的巨大價值。
彭德懷看到林高興的樣子,心想他要把穆亞平在蘭州視察飛機制造廠幾組建坦克部隊的情況透露出來,他恐怕得跳起來。畢竟這是軍事秘密不便透露。彭德懷忽然想起什麼接說:“四月份,穆司令要求師以上軍官前往蘭州進行短期培訓,同時讓將官們感受一下大後方的變化和民眾的氣氛,旨在增強將官的自信心,增加凝聚力。”
林說:“此舉甚好!看看後方的生產情況和民眾的生活,對各將官進行洗禮,增強必勝的信心大有益處。”彭德懷說:“關鍵是進行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加強使命感。”
第四百二十三章 為官之道
三月中旬,穆亞平從玉門為進疆鐵路開工剪綵回來,與此同時他在玉門參觀了油井和石油冶煉、化工企業,同時在玉門參觀了三年前組建的石油學院,同時他在玉門進一步細化了石油工業,除了滿足戰爭需要外,相應制定了石油工業近期、中期、長期遠景規劃,為石油工業描繪了一副波瀾壯闊的藍圖。
返程途中,他準備到西寧去看看,因為西寧城,自此鐵路修通後,在其帶動下,西寧的鹽化工產業迅速發展起來,伴隨鹽化工產業的興起,其它化工產業也嶄露頭角,現在西寧城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化工城。由於,西部各省市的主要官員,要集中蘭州進行為期三個月的集訓,因此穆亞平放棄了去西寧的打算。
為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穆亞平要動手打造新興的官員隊伍,並利用戰爭的特殊環境營造出新型的為官之道。這次集中培訓涉及到未來中國的政治格局和前途命運等重大問題,鑑於穆亞平現在巨大的聲望,現在開始帷幄正是時機。這次官員培訓,穆亞平主要是以戰時經濟發展等若干問題為藉口組織培訓,其實他的真實目的不在於此。
這次官員培訓,穆亞平涵蓋了西北各省的主要官員,同時他要求延安的行政官員和新疆的行政官員都要參加。穆亞平一回到蘭州便在蘭州日報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有關真理的探討。副標題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穆亞平的目的是在理論界展開一場大討論,他在文章中列舉了大量的古今中外事實,深刻闡述了一種全新的觀點,其目的就是在理論界颳起一場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颶風。
穆亞平沒有把矛頭目標對準那個政治團體,完全是擺事實、講道理,在理論上的探討。他希望在理論上形成競爭的良好氛圍,即便出現唇槍舌戰也屬正常。常言道:道理越將越清,矛盾最後必然要走向辯證的統一,那麼最後自己把超前的觀點丟擲,必然要達到某種共識,併兼顧各方利益的有效整合。
三月下旬,各方官員陸續雲集蘭州城。在蘭州市府新落成的大禮堂,官員培訓典禮開始。這天各地來的官員大約500多人云集於此,場面非常隆重。當穆亞平獨自一人出現在主席臺,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