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兀朮數次在長江附近陷於困境,都是得到了當地宋民的幫助逃遁的。
有的是為了自己的性命,有的則是為了錢財。
在一個民族思想還不興盛的時代,這樣做無可厚非,頂多是投敵而已,算不得背棄信仰和傳承。
兀朮第二日,集結大軍強攻東門,未果,而金軍傷亡比宋軍大。
第三日,來自應縣的金軍步兵終於到了朔州,隨即便展開猛攻。
金軍之中有個特點,不管是步兵還是騎兵,都有用狼牙棒的人,在宋軍中則沒有這樣的情況。
只要被狼牙棒蹭了一下,即刻就是重傷。所以此戰之中,朔州城出現了很多重傷者。
一般的刀兵近身肉搏中,是很少出現重傷的。但是這一戰由於狼牙棒的特殊原因,重傷比例明顯增加,這樣朔州城有些不堪重負。
第四日,金軍依舊不計傷亡的猛攻,朔州東門下的護城河,被鮮血佈滿。河水從本來的昏黃化作了暗紅。
赤色的沙土,昭示著往日的慘烈。
而那些黑色的焦土,也似乎在極力訴說著曾經發生的一切。
咚咚咚咚。
沉重的步踏聲響起,金兵又來了。
當戰事起時,城頭點起了火盆,而劉光世卻不在東城門樓子上。
四天過去,兀朮已經恢復了七八成,上馬騎乘不成問題。雖然不能親自上陣,但是卻能督戰了。
到了沙場,戰鼓揚起,霎時間沙城揚起,兵卒橫列,抬起雲梯衝往城牆。
而另外一些人則是抬著巨木衝撞城門。
只是,三天之前,城門後便堵上了巨石,而金軍一直沒有發現,只是一味朔州城的城門比較堅固。
這是一個死局,根本沒挽救的可能性,從一開始劉光世就把這座城池當做了棄城。
一座被遺棄的城池,就算裡面的城牆如何高,城門如何好,也沒必要愛惜,甚至沒必要留下來。
甚至,劉光世就是要讓這座城池極限反抗,讓金軍把這座城池拆了。日後反攻回來,才好打。
兀朮看著西北面,若有所思。
而此時,一隊金兵,真從朔州西北面的山坳裡往下衝。
不要忘了,兀朮最擅長的就是千里繞道,偷襲後方。
而朔州地形特殊,三面環山,一面平原,而平原也只是一個山間小盆地的一塊。
這樣的艱險,當然好守。
只是,世上沒有什麼絕世武功是沒有罩門的,也沒有什麼城池是牢不可破的。
朔州西北面,兩山之間有一條山坳,正好通往朔州北門西門兩門。
而朔州正南面的三里是寧武關,北面西面也有山村,所以建築了四座門。
而此時,四座門成為了一個負擔。
這一隊正是騎兵!
這麼長的衝刺距離若是不讓騎兵衝鋒,著實很浪費。
而且,若是以步兵挺近的速度大白天的靠近,就不是偷襲了。
這一隊騎兵的首領正是蒲察,蒲察打下山陰後,就一直沒有跟隨兀朮出戰。
所以才造成兀朮在雁門關需要親自上陣,最後被火藥炸傷。
而這八天時間,蒲察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帶著從大同調集的五千騎兵緩慢行軍,從山區緩慢進入了恆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