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9部分

美的結盟構想。”

墨索里尼深表贊同,“但是我擔心英法兩國會在慕尼黑會議中表達強硬立場。”

“不會!英法現在都忙於混亂的經濟整頓工作,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創傷,誰也不願意再經受戰爭的洗禮了,他們對於納粹和法西斯只有懼怕。”希特勒堅定的表示。

兩人會晤後不久,德國一槍不發,便吞併了奧地利,接著又緊盯下一個目標捷克斯洛伐克。在靠近德捷邊境的捷克蘇臺德區,有300多萬日耳曼人。希特勒叫嚷著不能容忍有人“欺侮”德國境外的日耳曼人,揚言要對捷發動戰爭,又大規模的向捷克斯洛伐克邊境調集軍隊,擬訂了“綠色計劃”,捷克政府也加強邊境的作戰兵力。兩軍對峙,戰爭似乎就要一觸即發了。

在這危急時刻,最傷腦筋的是英法等國領導人,英國首相張伯倫徹夜不眠。

2月13日,希特勒收到張伯倫一份十萬火急的電報。電文是:“由於局勢越來越嚴重,我有意前來看你,以尋求和平解決的辦法。

希特勒當然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捷克在英法保護下恢復了主權,同英法都訂有互助同盟條約。如果德軍進攻捷克,英法按照條約規定必然捲入對德戰爭中,但是此時的英法都不願意重燃戰火。

張伯倫緊張萬分,法國首相達拉第也膽戰心驚,達拉第打電報給張伯倫,催他去見希特勒,要他“儘可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德國柏林。

希特勒和張伯倫的談判在一間密室秘密進行。希特勒一上來就殺氣騰騰地威脅道:“不論用什麼辦法,這次都要解決捷克境內300萬日耳曼人的問題,就是為此打一場世界大戰,也在所不惜。”

深怕戰火燒身的張伯倫連忙反駁:“如果元首決定動武,那我們還有什麼談判的必要?”

希特勒忽然提問:“英國是否同意割讓蘇臺德區?”這時的希特勒已不是談蘇臺德日耳曼人自治的問題,而是*裸地要求把這一地區割讓給德國了。

這一問題並沒使張伯倫大為吃驚,來談判之前,他已同法國商定,兩國決不會幫助捷克作戰,而且決心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以求和希特勒妥協了,他慢條斯理地說:“蘇臺德區的日耳曼人,在德國之內還是之外,原則上對我來說是無所謂的。”這暗示他同意把蘇臺德區割讓給德國了。

回到倫敦後,張伯倫當晚召開內閣會議,鼓吹只有把蘇臺德區割讓給德國,才能阻止希特勒進犯整個捷克。達拉第也愁眉苦臉地趕到倫敦。經過一番秘密的策劃,英、法炮製了一項出賣捷克的計劃:“凡是蘇臺德區日耳曼居民佔50%以上的全部領土,都直接轉讓給德意志帝國”。

2月29日,希特勒、墨索里尼、張伯倫和達拉第等在慕尼黑的“元首官”裡召開了慕尼黑會議。其實這次會談沒有新的內容,只是給已達成的交易補辦個手續。

第二天凌晨1點半,四國便籤訂了《慕尼黑協定》。根據協定,捷克必須從3月1日開始的十天內,把蘇臺德區及其附屬的一切裝置無償地交給德國。捷克的兩名代表在會談前已經來到,但不許參加會談,只能在會議室外的隔壁房間裡等待四個大國的判決。

捷克成為了這次會議的犧牲品。

在慕尼黑會議之後,希特勒趁熱打鐵,與墨索里尼,以及剛剛來到柏林的日本天皇裕仁(明治天皇剛剛因尿毒症去世)簽訂了《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三國政府認為世界一切國家各據有應有的空間是任何持久和平的先決條件,決定在致力於大東亞以及歐洲各區域方面互相援助和合作,其首要目的為在各該區域建立並維持事物的新秩序,旨在促進有關人民的共同繁榮與福利。在條約中,日本承認並尊重德意志和義大利在歐洲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德意志和義大利承認並尊重日本在大東亞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三國承允如果三締約國中之一受到目前不在歐洲戰爭或中日衝突中的一國攻擊時,應以一切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相援助。

本協定應予簽字後立即生效,並將從其生效日起繼續有效十年。

由此,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正式建立!

ps:世界大戰就要開始了。150朵鮮花時加更一章

風雲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五百二十四章 中村事件(上)

泡書吧 更新時間:2011…5…30 10:41:02 本章字數:3524

就在中國政府正在緊鑼密鼓的調查萬寶山事件之時,在中國東北卻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事件,使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