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地就散了許多,招手道:“過來,服侍爺安置!”
“是,大老爺!”年若蘭抿著嘴巴樂了樂,走上前,熟練地服侍胤禛脫衣。兩人相攜進了裡間,上了床榻,年若蘭嗔道:“爺倒是自個回來了,可弘煦還在暢春園呢,他一個小小的孩兒,沒人在身旁看顧著,可怎生是好?”
胤禛聞言卻哼了一聲,只道:“你那寶貝兒子精明著呢,只有他讓別人上當,斷沒有自個吃虧的,放下你那多餘的操心吧!”年若蘭心道,說的好像是是我一個人的兒子,沒你份兒似的。
當下遂也不再言語,身子往著蠶絲被中一縮,打著哈欠,便要睡去,那邊的胤禛卻是輾轉反側,直至天色將明,方才有了一絲絲睡意。
至次日,年若蘭睜開眼睛,胤禛卻已不在身前,問了底下的奴才方才知道,胤禛回了暢春園,那是個極有自制的人,過了最氣的時候,自然知道自個應該怎麼做。用完早膳,年若蘭叫來了司棋,命她取了五百兩銀子出來,山西鬧災,國庫卻空虛無比,免不了要籌集善銀的,果不是如此,至三日後,號召各家捐銀的榜文便出來了,眾人俱都【慷慨解囊】,除烏拉那拉氏與年若蘭各捐五百兩外,李氏捐了二百兩,耿氏卻只捐了一百兩,底下的格格們便更加的少了。
經了多年發展四川等地被治理的極是富裕,康熙帝緊急下旨從年羹堯手中調出了三十萬兩銀子,並著十萬擔米糧,和著戶部拿出的十萬兩白銀,共計四十萬兩賑災銀子緊急運往山西。且欽點時任刑部左侍郎張廷玉為欽差大臣,主持賑災一事。
本以為朝廷加大賑災力度,便可儘快緩解百姓之苦難,然而事情的發展卻有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那災地竟鬧起了什麼白蓮教。要說這白蓮教可謂是源遠流長,早在宋時便顯跡於世,無論時任朝廷如何剿滅,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但凡出了什麼刀兵禍亂,總能在極短的時間裡聚集起無數門徒來。民間百姓多疾苦愚昧,偏那白蓮教極會蠱惑人心,再加上弄那麼些個刀劍不入,百病不生的符咒,真真是信眾極多,數不勝數。
而這一次也格外與眾不同,傳言那白蓮教中有一聖姑,乃是朱三太子之孫女,喚名朱聖蓮,乃天上龍王聖母菩薩轉世,有救苦救難,起死回生之術。反正這謠言傳得是有鼻子有眼,便是深於內宅的年若蘭都聽聞過這位龍王聖母菩薩的厲害。
白蓮教、前朝的餘孽。單這兩樣便已是完完全全觸中了康熙皇帝的神經,身為大清朝最高的統治者,他能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嗎?
這一日,宮裡傳來訊息,德妃娘娘偶感風寒身體不適,烏蘭那拉氏當即領著年若蘭與李氏進宮看望。
“不過是小病罷了,沒由來的麻煩你們!”德妃靠在猩紅色的靠枕上,十四福晉完顏氏正在親自喂藥。“娘娘說的是哪裡話,什麼麻煩不麻煩的,伺候您可是我們的福氣。”完顏氏眼角都帶著股笑意,整個人看上去十分神采飛揚,只聽其道:“而且若是額娘身子不適的訊息傳到我們爺耳中,還不知道會急成什麼樣呢!”
“可別告訴老十四!”德妃咳了幾聲,雖眉宇間有著幾絲倦容病色,但整個人的神態卻透著一股子高興:“難為皇上信任胤禎,讓他領了這樣重要的差事,正是該使力辦事,以報皇恩的時候,萬不能因了我而使他分心!”
“那額娘便好好休養,快快好起來,等咱們十四爺班師回朝的時候,定是第一個跑過來向您問安的!”
一旁坐著的年若蘭臉上默默地露出不解之色,有些聽不明白這婆媳兩個說的是什麼意思,什麼報效皇恩?什麼班師回朝啊?
幸而這裡面有疑問的並不止是年若蘭的一個。
就聽那邊的烏蘭那拉氏也問了相同的問題。
“呦!原來四嫂還不知道嗎?”完顏氏笑的十分得意,臉上幾乎都能透出萬丈金光來:“皇上已是下旨點了我們家十四爺為左將軍,率軍五萬,前往山西平叛白蓮教!”
第139章 漸重
年若蘭聽了完顏氏的話,心裡立刻湧起了一陣呵呵噠,想象一下此時胤禛的表情……簡直是無以言表啊。
“那朱三太子不是死了,連著全家都被拉到午門斬首示眾了嗎?”坐在一旁的李氏發出一陣驚呼的聲音,十分不可思議地問道:“這、怎麼又出來個什麼、什麼孫女?”
完顏氏便道:“據說是那朱三太子為了避禍,在孫女剛出世的時候就把她悄悄地送去了一家尼姑廟撫養,所以當年朝廷在抄斬朱氏滿門時唯獨遺下了這隻漏網之魚。”
“什麼朱三太子的孫女,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