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就是讓印太/祖多多臨幸後宮,不幹別的,就是努力播種,爭取生他個十個二十個兒子出來,為以後鞏固皇位多加籌碼。

‘死’又是如何個‘死’法呢?這個就內涵得多了。

印太/祖那兩位被封做親王的兄弟,是跟隨著印太/祖征戰出來的,脾氣未免都不好,又手中握著兵權,強鬥會有傷初立國家的根本,只能軟著來。

謀士們讓印太/祖不停地賞賜他那兩位兄弟,賞賜居多的都是美女。

這些個美女可不是一般人。

她們都是由特殊組織調/教出來的,個個妖冶絕豔,十分精通房/X/術,而她們自己身體卻是帶著劇毒的。

這種劇毒乃是秘製/毒/藥培養與人的分/泌/物之中,也就是說平時沒事,只有房中……

這招不可謂不陰險。

在印太/祖一個人養精蓄銳,生生生的時候,他那兩個兄弟則在床上龍精虎猛,最後竟都活生生地累死在床,X/盡而亡了,還沒有查出來是什麼原因。

這下子,印太/祖終於放心了。

不管他那兩個兄弟有幾個兒子,他終於不擔心自己的皇位傳不到自己的兒子身上了——他當年立誓的時候可沒說傳侄子啊!

可是為了面子上好看,印太/祖還是好一痛悲傷,以至於綴朝追思(其實是去後宮裡繼續生生生了),還高風亮節地封了他那幾個侄子每人一個親王位。

親王位也就是從那個時候流露出不值錢狀態來的。接下來讓親王位持續貶值是印太/祖生的那一群兒子上。

皇帝這個職業,自古以來,爭搶的人無數,但這個職業,真有想像中那麼好嗎?

印太/祖用事實說話,不但高危,還勞心累力,隨時有生命危險。他在擺平了兄弟之後,還沒安穩幾天,就發現他的兒子生得實在是太多了,還個個如狼似虎,哪個也不屬善類。

這樣的兒子,有一個兩個還好,印□□十分不幸,他有一群。

大印歷史記載,印大/祖駕崩時年七十,一生所生、活到成年的兒子共有三十七位。

印太/祖為安撫兒子,免得發生兄弟鬩牆之事來,只得一視同仁,三十七個兒子,不管嫡出的還是庶出的,都封了親王位。

這樣一來,大印朝在開國短短几十年,掛名掛號的親王,就有五十幾位了。你說說這些親王們子生孫、孫生子、子子孫孫無窮盡也,郡主還少得了嗎?

好在大印帝還沒被兄弟兒子們衝昏了頭,保持一絲理智,親王只有位份、奉祿,而並不分封實權與封地,得不得用,全看皇位上的。

有名無權,不得寵的親王尚不如得寵的一品、二品的朝臣們,他們的女兒即使是郡主,又有如何的地位?宗室女,就是叫出去名頭好聽罷了。

這對有野心的皇子皇孫們來說,也是一種變相的折磨,逼得他們不得不奮起,要不就殺向皇位,要不就縮/頭/做/烏/龜……噢,不,做親王。

是以自印太/祖一代禍起蕭牆後,太/宗、聖/祖、世/宗都未能倖免。

尤其是世/宗晚年期,諸子爭鬥更為激烈,引得宮變之時,氣得世/宗吐血濺出一尺,三日後而崩。

這就使得歷代坐在皇位上的那個人,不得不防了。不但要防兄弟,還要防兒子,真是‘悲摧’兩字難以形容的。

他們不敢重用兄弟,更不敢重用兒子,凡事都是斟酌再三才行,可兒子不能不生,兄弟又不能都殺,簡直並稱可以讓皇帝謝頂的兩大難。

輪到現今這位大印帝江昭乾時,他倒是省了一份心,他只要小心那些個堂兄弟和上一代宮變唯二沒死的兩位庶兄就行了,他不用防兒子,

他至今為止,登基二十幾年了,膝下猶空,活到成年的兒子一個沒有,剛出生的兒子有一個,長過五歲的兒子一個,還是先天不足、整日裡病病歪歪、離不開藥罐子的,至於女兒……二十年了,影兒都沒摸著過呢。

每思及此事,大印帝傷心欲絕,所以每晚後宮的雨/露/均/沾,從未停過,儼然與批摺子一般重要了。

誰也不能阻擋大印帝生兒育女的腳步。

蕭華長公主就是在長樂的暗示下,靈光一閃,意識到這個空子可以鑽。反正她皇弟也沒有女兒,那為什麼不能封她生的女兒為公主呢?她生的和她皇弟生的有什麼區別?

沒準封了她的女兒之後,她女兒就能給她皇弟招來一群健康的兒子女兒呢?

民間不是有這說法嗎?招弟招弟,以姐帶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