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原來是因為這個,等你再大些,就能和姐姐們一樣,去上學了,到時候就知道了。”鬱偆哄道。
“你就是在哄我,我才不聽你的。”青鳥一扭身子,哼哼唧唧地不願聽。
鬱偆無奈地看著女兒耍性子,只得解釋起來團長在裝逼!(重生強強)。
別看青鳥小,鬱偆說的青鳥都能理解,聽完了還眨著眼睛,期待地看向鬱偆,問道:“媽你說的我都懂,那是不是說……我也可以和大姐二嫁一樣去上學?”
“就你這樣沒定性,還想去上學,還是快起來洗漱,跟我去清寧宮,跟你皇祖母一塊兒聽戲去吧。”鬱偆將青鳥交由宮人伺候,自個兒退到一邊看著。
清寧宮住著不少太妃太嬪,聚在一處能湊個幾桌麻將,怎麼多女人住在一起,自然是熱鬧非常。
楊溍是個孝子,如今太后愛聽戲,便張貼皇榜,招各地戲班進宮,讓太后能看點新鮮的。
這番舉動,也不是沒有臣子勸誡,但楊溍用的是自己內庫的銀子孝敬,又何來勞民傷財之言。
那些進了宮的戲班,並不是每一個都能到太后的眼前,留到最後,能在太后面前獻藝的,也不過三個戲班。
為了能讓太后看得盡興,管事的太監將這三個戲班打散,挑了最好的,排了一出摺子戲。
太后愛聽戲,宮裡的妃嬪雖不用一直陪著,但絕不能讓太后身邊缺了人。
鬱偆帶著青鳥匆匆趕來,康妃已在太后跟前坐著。
這康妃就是原先的成嬪。
成嬪生下了皇子,且這皇子一直平安成長,再加上熬了些年。這些其次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成嬪所生的皇子,另太后喜愛。
母以子貴,太后喜愛二皇子,見成嬪還是隻是個嬪,便覺得有些不夠。太后可不是光想,還跟楊溍提了提。
楊溍孝順,自然不可能違逆親媽的意思,再者成嬪不管是出生還是別的,確實也都可以。
康妃見到鬱偆前來,還有幾分思念,在她成為康妃之前,太后為了能更方便的看見皇孫,便做主讓康妃搬出來長寧宮,住到離清寧宮更近的延禧宮。
這延禧宮原本開了給周英住的,雖然住不得正殿,但到底一人獨住一宮,與旁人不同。可如今……
青鳥仗著自己年紀小,走到太后跟前,乖乖行了禮,便讓太后腳下撲。太后跟前的嬤嬤,像是早就知道一般,搬出一個小椅子,讓青鳥能坐在太后邊上。
青鳥指著自己都上的小鈴鐺,道:“皇祖母你看好看嗎,這是媽給我選的,也是媽給我親手給我纏上去的。”
只要是女的,不管老幼,都愛別人誇自己好看。
青鳥還小,梳不得髮髻,只梳了幾個包包,然後纏上用紅線串起來的鈴鐺掛飾。
孩子小,面板又白嫩,身上用了大紅大金的顏色,倒是一點兒不覺得俗氣,只覺得分外可愛。
“這鈴鐺自然是好看的。”太后明知青鳥要的不是這句話,可還是故意這樣道。
青鳥小臉一變,可憐兮兮地看向太后,問道:“只有這些嗎?”
太后拍了拍青鳥的小腦袋,笑呵呵的道:“咱們青鳥也好看,這樣總行了吧?快別吵了,咱們看戲。”
戲臺上的人,早在太后與青鳥說的話的時候,就已停了下來,安安靜靜地,好讓太后與人說話的時候,不至於環境太過嘈雜,兒聽不清話語。
這會兒重新開場,人未動,一陣敲鑼打鼓之聲,便已讓眾人耳畔響起。
太后愛看戲,宮裡這些妃嬪,就算不愛這個的,也得知道一點其中門道,好能不再太后面前露了怯'A變O'南家小貳要嫁人。
鬱偆看戲看得不用心,一直盯著青鳥,生怕青鳥再鬧起脾氣來。
青鳥這會兒可舒心了,太后身邊的宮女嬤嬤圍著青鳥,將切成小塊的水果點心往青鳥嘴裡送,吃得青鳥滿嘴香甜,吃都來不及吃,哪兒還會鬧脾氣。
康妃用帕子掩著嘴,輕聲向坐在身側的鬱偆詢問道:“怎麼回來遲了?”
鬱偆稍稍抬起手,讓康妃去看青鳥:“還不是這個小東西,鬧著不願意起來,哄了好半天,才將她給收拾好。”
康妃抿著嘴悶笑,道:“我還以為,只有我兒子是這樣的,原來啊……”
鬱偆笑得也歡,道:“二郎這麼沒來?”
“他說是比青鳥大,可到現在都沒個定性,還沒青鳥坐得住,我早將他打發回去了。”康妃嘴裡在埋汰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