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時候交通困難路途艱險,很難說是不是永別。武明德即使明知道很快再見也不禁在慣性的驅使下來到了城門口。
不過她能輕易看穿情緒,見蘇檀清尷尬就立刻知道該怎麼說。蘇檀清見她灑脫,心裡暗自鬆了口氣,揮揮手就打馬而去了。
☆、第73章
明知有人跟著,蘇檀清只好按捺住性子慢吞吞地按部就班地回納縣老家,萬幸的是,蘇檀清早早就準備好了全部生產所需的東西,不然可要磨蹭著不願意走了。
來洛陽考試的時候,蘇檀清一路上每到一城就改頭換面假扮成不同的人,然後用藥材換了很多銀子銀票放在空間裡,回去卻沒辦法這麼幹。
旅途著實無聊,還得表現出自己的心急。誰家父母都換了能不著急?雖說蘇檀清因為在現代長大對戶籍與名聲不重視,但不能不在暗探面前表現得‘正常’一點。
這樣磨磨蹭蹭的,蘇檀清花了三個月才抵達老家納縣石村,村中的人想不到‘他’會如此突兀地回來,都是吃了一驚,村長更是有些心虛。
不過蘇檀清早已今非昔比,一聽‘他’直接問到自己的戶籍問題,村長雖然心虛,不過還是沒有隱瞞地直說了。
當初蘇檀清考上秀才的訊息傳來,卻是恰好報喜訊的小吏來的時候蘇檀清不在村裡。
這樣來報喜信的人,不說要給些賞銀,至少請人家吃一頓還是要的。蘇檀清小夫妻不在,村長接到訊息只能把他們接到他家去。
兩人不明就裡,以為蘇檀清是村長的兒子,張口一個秀才老爹閉口一個秀才老爹恭維起來。
村長正想解釋,其中一個就說了讓他怦然心動的話。“說來老爺子健在那是沒有分家的吧?咱哥倆可要告訴老爺子一件好事。”
“不錯不錯,”另一個介面,“要我說秀才老爺飛黃騰達那是一定的,萬萬是看不上家裡的田產的,但成了秀才老爺卻有一樁好處。”
兩個衙役能來報喜就是想拿紅包的,哪能不給人好印象?“不錯,秀才老爺名下的山林田地都是不納稅的,老爺子若是現在分家,把山林田地都放在秀才老爺名下,那日後可是都不用上交田稅了。”
蘇永豐聞言就是一愣,兩個衙役以為他想著其他的兒子。忙解釋道:“其實就是記到秀才老爺名下而已,等秀才老爺高中那是要去外地做官的,家裡的東西其實還是由著秀才老爹分,秀才老爺是萬萬不差這點錢的。”
蘇永豐聽到去外地做官表情一動,另一個衙役也笑呵呵地說:“不錯,縣裡的秀才老爺們哪個不是家裡供出來的,把田產都記他名下就不是一家人了?還有不少人家是把自家的天地都賣給秀才老爺然後做秀才老爺家的佃戶的。”
“確實。咱哥倆是見這位秀才老爺必然能當上大官這才把裡面的關節細細說給老爺子。”這話假得很,他們不過是挑著好話說接個善緣而已,不過村裡人倒是覺得他們說得沒錯,村裡人都覺得天生神力蘇檀清是有大本事的,不能考上文的大官也能考上武的大官。
“這……老四他去讀書了,家裡沒有給他上戶。”村長篤定他們是不會得罪蘇檀清的,這麼說卻是一點事都沒有。
各家各戶分田分產之事本來就是村長管,再由村長去上一級的里正那裡辦。所以蘇永豐對此極為熟悉,又恰巧他有三個兒子,聞言立刻想到把蘇檀清記成自己家的老四。
倒不是他覺得蘇檀清會同意換爹,而是他並沒有說到蘇永宏家老四的事,那麼對蘇檀清的戶籍也是沒有影響的,他就只是佔用了蘇檀清的免稅名額。
在這裡誰不知道蘇檀清是蘇永宏的兒子,戶籍什麼的其實對他們沒什麼影響的。村裡也有不少人瞞下自己的孩子數量,以避開人頭稅,有沒有戶籍根本不影響日常生活。
反正蘇檀清去外地做官山林田產還不是要託付給他們?村長覺得蘇檀清終究會有求於他們,就不懼於‘先斬後奏’,到時候商量下分好糧食就可以了。
若是蘇檀清真的是按科舉之路慢慢爬的話,其實這也沒什麼,確實沒有影響。
卻不想世事就是如此巧合,蘇檀清這點小事會驚動這麼多人。戶籍一事就很有影響了。
不過在那時加一個戶籍的時候,並沒有什麼不對,兩個衙役聞言也只是建議蘇永豐把前面那些年的人頭稅補齊,然後把戶籍添回去。
小小的人頭稅跟以後龐大的田稅比起來,蘇永豐還是懂得取捨的。
只不過戶籍加了以後,蘇永豐並沒有見到蘇檀清,所以蘇檀清自己也不知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