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不小了,當今對她並無太多寵愛,一個月來個一兩趟,也不過是出於安撫勳貴的目的,自然不會在她身邊說什麼前朝的事情。她也是個知機的,雖然百般婉轉奉承,但是卻也看得出來,聖上對後宮並不是非常在意,因此,想要給孃家說話,都要斟酌再三。對於賈家來說,什麼聖意,什麼制衡,都是搞不清楚的,他們只知道,甄體仁升了官,甄家愈發興旺。上皇雖說礙於當年十二王爺年紀小,選了當今,但是對十二王爺還是極為看重的。
這些大逆不道的事情,甄家也是要保密的,因此,自然只會私底下跟史太君說,王夫人她們自然做不了主的。偏偏自從上次從史太君這邊偷聽到了秦可卿的事情之後,王夫人就知道,賈家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實在多了去了,但是老太太卻是都知道的,因此,她費了很多力氣,私底下收買了史太君身邊伺候的人,要她們給自己傳遞訊息。這回,甄家當家太太與史太君私底下密談的時候,王夫人當初收買的小丫鬟就偷聽到了訊息,雖說甄家太太跟史太君說得挺隱晦,那個小丫鬟也只聽到了隻言片語,只聽到什麼王爺之類的話,她不敢怠慢,很快就找了個機會,跑去跟王夫人學舌。
當今封了賢德妃還是很有好處的,起碼王夫人這一派,是希望當今能夠坐穩皇位的,這樣的話,她是貴妃的生母,才能安享尊榮,若是女兒能生個皇子,那自己就是皇子的外祖母,到時候,連寶玉都能受到廕庇,有賈家的支援,自己的外孫也未必沒有一爭之力,那會兒,自己就是皇帝的外婆了。若是甄家真的成了事,自己唯一的女兒很可能因此送命不說,自己又有什麼好處呢!
王夫人知道了甄家的打算,以及史太君想要兩頭下注的訊息,不免一陣怨恨,史太君成天說著元春當初在她身邊教養的,她如何疼愛元春,但是到了這種時候,還不是將自己的女兒當做棄子!心裡這樣想著,王夫人很快下定了決心,先賞了那個過來報信的小丫頭,看著那個小丫頭歡天喜地地走了,心中卻浮現出了森然的殺機。縱然她一貫吃齋唸佛,不過著實不是什麼良善人,這小丫頭雖說年紀小,沒多少見識,不懂之前聽到的是何等要命的事情,但是,為了防止她到處亂說,連累了自己,還是要早點將人處理了好。輕描淡寫地決定了一個小丫鬟的命運,王夫人快速數著手裡的佛珠,心裡琢磨著,下次進宮的時候,便將這個訊息給女兒帶過去,有這麼一個功勞,女兒應該能得聖上更多的眷顧吧!她捏著手裡的佛珠,想到之前找到的民間求子良方,心頭頓時一熱。
第74章
史家也是金陵的老姓;原本開國的時候;兩家差點也聯姻了的;只是甄家那會兒瞧不起史家;覺得史家爵位不夠高,權勢不夠強;史家也不願意將就甄家的旁支或者是庶女,這事自然也就黃了,不過兩家這些年還保留了一些交往,畢竟也是世交,不可能說斷就能斷的;別人難免要說一聲涼薄。官場上固然雪中送炭者少;落井下石者多,但是也很忌諱那種所謂的孤臣;就算不是一個陣營的,私交也是不能說斷就斷的,什麼時候都得留一線。當年王安石跟司馬光對掐了那麼多年,兩人私底下還是朋友呢!像魏徵一樣,活著的時候得了錚臣的名頭,死了兒女都不到蔭庇,差點就沒被挖出來鞭屍了,這就是個典型的教訓。
雖說甄家一直還覺得自己能擁立一個符合自家利益的皇帝,但是,在史鼎看來,甄家簡直就是找死。若是當今登基的時候,甄家就能夠當機立斷,向當今投誠,將來未必不能成為當今的心腹,入主中樞。偏偏被多年的順風順水捧得沒了腦子,利令智昏,一門心思往歪路上走。也不想想看,上皇當年因為身體問題遜位,雖說這些年養好了一些,但是底子終究已經不好了,即便能夠頤養天年,也沒多少壽數,何況上皇如今還不肯服老,硬要耗費心力,跟兒子打對臺,這對他的身體,絕無好處。而當今正值盛年,外面披著衣服溫和仁懦,近乎可欺的偽裝,實際上卻是個扮豬吃老虎的高手,一方面拉攏老臣,一方面培養新人,同時,又要分化上皇手裡勢力的陣營。若是當今剛剛即位那會兒,哪個不服氣的王爺肯行玄武門之事,未必不能成事,但是那會兒,當今那些兄弟卻被之前老義忠親王以及幾個王爺的下場嚇破了膽,指望著徐徐圖之,這會兒此消彼長,即便他們下了決心,孤注一擲,也已經影響不了大局。
史家既然早早就選擇了當今,更是已經因此得了好處,自然不能反覆無常,首尾兩端,那樣的話,反而是兩頭不討好。因此,無論是史鼎還是史鼐,對甄家的來訪,都表示了一種禮貌的拒絕,即便甄家太太為了拉攏史家,提議兩家聯姻,將自己膝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