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部分

福了,雍夫人的手藝可好了,比宮裡的御廚強出好多。”

長孫伯毅也記得雍夫人的脾氣,摸摸鼻子,老實地跟在黎紹身邊。

他跟三郎也只是閒得無聊,並不是非得今天說這事兒。

軒轅和衝雍夫人諂笑兩聲,也拉起牧然灰溜溜地追出去。

最後剩下一個雍寧,被雍夫人踢了一腳之後才委屈地跟在雍夫人身後。

☆、第82章

春暖花開的時候,一直緊鎖國門的析支國終於開啟了蒼城的城門,一支以極西軍隊為主力、玄戈軍為前鋒的幾十萬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向後楚東境。

在陽關外潛伏已久的張威率領三千人與玄戈軍的先鋒周旋三日,三千人不講戰略也不管戰術,拼著性命強行突破玄戈軍,終於是與極西的軍隊打了個照面,三千人之中,唯有被護送進陽關送信的人活了下來。

長孫伯毅一紙詔書追封張威為開國侯,大禮厚葬。

託張威的福,陳鵬率領天紀軍和天興軍趕至陽關,與辛啟傑的井鉞軍匯合,根據張威送回的資訊謹慎佈防,不僅成功將玄戈軍的前鋒擋在了陽關之外,還滅了玄戈軍三萬人,俘虜八千,而玄戈軍總共也只有十萬餘人。

五月中旬,極西的皇帝終於是坐不住了,親自披掛上陣,率極西大軍強取猛攻。

儘管事先做好了準備,可辛啟傑和陳鵬還是沒抵擋住,強撐了一個月,防線就從陽關退到了涼州,若再往東,就快要到長安了。

見勢不妙,長孫伯毅御駕親征,巫寧和也帶著白狼軍南下,突襲極西大軍中段,將極西大軍分割成了兩部分。

收到訊息的陶五敬帶兵繞了個遠路,在肅州與巫寧和匯合,一面抵擋極西大軍的西路軍繼續向東,一邊與長孫伯毅合圍迅速剿殺極西大軍的東路軍。

解鈞無法安心待在晉陽,便帶上身懷六甲的解夫人回京,與長孫伯毅書信來往。桓致也將桓家軍帶來長安,在長安城西郊嚴陣以待。

長安城外烽火連天,城內的人也是備受煎熬。

長孫伯毅御駕親征,黎紹自然就要走出後宮,臨朝監政,原本這也是眾望所歸的事情,可半個月過去,一眾大臣終於發現他們竟是一點兒都不瞭解黎紹,原以為黎紹溫文爾雅,必是仁慈,結果卻發現黎紹不愧是黎氏出身,他天生就不可能是個良善之輩。

大清早的,宣政殿內鴉雀無聲,無法預測今日又會發生什麼樣的狀況,坐在殿內的大臣們皆是惶恐不安。

“殿——下——至——”

聽得嶽峰的這一聲唱諾,大臣們齊齊打了個激靈,紛紛起身,十分整齊地跪地叩拜。

黎紹信步入殿,臉上的笑容日漸寡淡,連那以往在大臣眼中風度翩翩的鹿紋白袍此時都彷彿泛著一層冷光,叫人膽寒。

穩穩地坐在龍椅上,黎紹的視線在殿內打了個轉,然後才淡然道一句“起身”,等大臣們都各自坐好,黎紹才又開口。

“昨日本宮收到了這樣一本奏摺。”

一聽到這句開場白,大臣們便知道今天又有人要倒黴了,有人掐指一算,然後頗為同情地看向工部尚書。

果然,黎紹從嶽峰的手上拿過一本奏摺,徐徐展開:“昨日工部尚書齊大人給本宮送了這樣的一封奏摺,問本宮說又到了江水沿岸要發洪災的季節,該如何處理。”

工部尚書的心頭一顫,將自己昨日寫的奏摺反覆琢磨幾遍,卻沒發現有哪一個字用的不妥。

自從這位殿下臨朝監政之後,他們寫一本奏摺要花的時間是越來越長了。

黎紹不急不緩地繼續說道:“齊尚書你這工部尚書當了幾年了?江水沿岸幾乎每年都要發洪災,修堤築壩的事情每年都是工部在做,作為兩朝元老,你卻還要問本宮怎麼處理?本宮替你想出法子之後,要不要本宮順手幫你把事情辦完?”

齊尚書趕忙出列,跪伏在黎紹面前:“殿下恕罪!”

黎紹把奏摺合上,冷冽的視線從一群低著頭的大臣身上掃過:“陛下聘你們入朝為官,是要讓你們為君分憂,可不是讓你們給陛下添亂的,若事事都要陛下想出了法子教給你們,那還要你們何用?陛下還缺個跑腿的人嗎?!”

“殿下恕罪!”這一下宣政殿內的所有大臣都跪下了。

黎紹冷哼一聲,揚手就將奏摺摔在了齊尚書面前:“重擬一本奏摺,給本宮寫明解決辦法、人員排程和預算明細,傍晚之前送到本宮手上。若再叫本宮瞧見這樣沒頭沒腦的奏摺,本宮就讓你那顆沒用的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