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笑了:“姑娘的聰慧勝於我所想的。”
我知道他說的是我指出他的身份,我說道:“世間有大師如此高潔脫俗的氣質的,能有幾人呢?”
他聽後爽朗一笑,“那姑娘就如此待我這個大師啊!”
我想這人還正是性情中人啊!也許是這使他看透世事吧!
我笑著說,發自內心的微笑著:“那墨染應該先拜一拜,然後激動的說:‘大師,我終於見到您了。您不知道,我對您的崇拜如那滔滔江水延綿不覺,又有如河水氾濫一發而不可收拾。’”
他笑著說:“姑娘所悟甚深,可是最後所言難道是不贊同他們拜佛嗎?”
我說:“非也,非也。只是每人的想法不同,佛在心中,拜不拜又何妨呢?大師不用叫我姑娘的,有點彆扭,叫我墨染即可。不知大師可聽過一個故事:求人不如求己。”
故事是這樣的:某人在屋簷下躲雨,看見觀音正撐傘走過。
這人說:“觀音菩薩,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
觀音說:“我在雨裡,你在簷下,而簷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
這人立刻跳出簷下,站在雨中:“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
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去!”說完便走了。
第二天,這人遇到了難事,便去寺廟裡求觀音。
走進廟裡,才發現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絲毫不差。
這人問:“你是觀音嗎?”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
這人又問:“那你為何還拜自己?”
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第十六章:月下論禪(二)
故事說完後,無心大師沉默著,我看著天空說道:“自己有傘,就可以不被雨淋,自己有真如佛性,應該不被魔迷。大文學雨天不帶傘想別人助我,平時不找到真如自性,想別人度我。自家寶藏不用,專想別人的,豈能稱心滿意?自傘自度,自性自度,凡事諸己,觀音不肯借傘,這就是觀音的大慈悲了及大智慧了。大師以為呢?”
他說道:“的確如此,不過墨染你心有不滿,眉間有著一絲怨氣。冷暖酸甜,休咎得失,際遇萬千。象牙塔,地獄門,其實也只是相隔一紙間,不需如此計較的。”
我答道:“佛雲: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疑物,何處染塵埃。可是世間幾人能做到呢?”
他對我說道:“覺悟世間無常。大文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墨染,何不放下執念呢?”
我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大師本是出世之人,怎又參與這紛亂塵世呢?大師不需如此費勁心思的勸我的,有話就直接說吧!”到現在我還不明白他出現是想讓我放棄日後去打亂這水國平衡,我就太傻了。
他說道:“我前些日子夜觀天象,發現南方有一顆明星光輝日盛。今日有觀之,此星向西南而東。聽你之言後,我知道那顆星就是你了。大文學”
我說:“這個笑話真是不好笑,墨染一介女子,無權無勢,怎會影響時局呢?”
他無奈的說:“墨然,你不用如此防我的,我沒有害你之心的。”
我沉下臉,一本正經的說:“不能因為你比我大,你就冤枉我啊!我很無辜的,不好?再說,哪有壞人說自己是壞人的。”其實在我心中我早就笑翻了。
我看到他那一臉無語卻又帶著一絲縱容的笑容時,我開心的笑了起來。他怎會不知我在和他打啞迷呢?
我笑著說:“現在的時局是四國一城,東青淩,西白耀,南水雲,北軒轅還有墨城。可是墨城雖是一個城,但卻是最強大的也是最為神秘的,可它從不管四國之事,然四國無不想獲得它的支援,但總是徒勞無獲。四國實力相當,水雲微強,相互制約,表面上一片繁榮,可無不想擴張卻又怕他人得利,因此目前十年內是和平的。可是,你應該比我更明白這和平只是表面的,平靜下的暗潮洶湧是可以想象的。”
他說道:“墨染,你一定明白我的難處,現在只要有一國有所動亂,整個天下就亂了。”
我說:“安天下必先國安,皇上有心得天下,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