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小的,馬騰與韓遂兩人雖然在不同的地方,可是卻都不約而同的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也正是這些不安分的羌人,使得馬騰在平羌的戰鬥過程立下了赫赫威名,在西涼,馬家大旗的出現即讓羌人欽佩畏懼,又讓羌人怨恨憎恨。不僅是馬騰,就連馬家的幾位後人都開始嶄露頭角,聞名西涼,人稱“西涼五馬”,分別是馬騰本人,還有馬騰的三個兒子馬超、馬休、馬鐵,還有一個馬騰的侄子馬岱。其中最年小的馬鐵不過十五歲,卻因為一次戰鬥中,初生牛犢的馬鐵竟然一個人騎馬直衝數十羌人的隊伍,馬鐵的勇猛加上馬家的威嚴竟然讓那股羌人不戰而亂,馬鐵趁機斬殺了一名羌人首領,從此聞名西涼。別人不知道的是,馬鐵卻因此回去受了馬騰整整五十鞭的家法。
馬騰乃是大漢名將馬援後人,馬家世居扶風,馬家傳到馬騰父親馬平這一代的時候,馬平無大才,最高做到天水一個小縣的縣令。馬家已經中落,馬騰年輕的時候是一個樵夫,甚至要靠砍柴賣來為生。馬平落魄轉入西涼,因為家境不好,意外的娶了羌人的一個女兒做妻子,生下馬騰與馬騰兄弟,可惜馬騰兄弟無福,在馬家主動再次輝煌前因病去世,留下馬岱給馬騰領養。
要說馬家的興起卻是源於多年前那場西涼大亂,北宮伯玉等人的造反,馬騰就是那時候開始出仕參軍的,陰差陽錯的馬騰最後不得不掛上反賊的頭銜,真是世事難料啊。這也是馬騰一直無法釋懷的事情,所以在退守武威之後,馬騰本著一絲愧疚之心,對於膽敢挑釁漢朝的動人員不管是漢人還是羌人,一律不手軟。馬家的地位在西涼如日中天,西涼馬騰之名無可代替。
馬家軍中除了赫赫有名的西涼五馬之外,還有一員智勇雙全的人物,任誰也不會也不敢忘卻,那就是馬騰的頭號部將兼智囊,龐德龐令明。龐德必馬騰略小略年輕,早在馬騰參軍之時就開始追隨馬騰,多年來為馬家立下汗馬功勞。最近因為小小的馬鐵也享譽西涼,龐德的兒子龐會耐不住,執意入伍從軍,這是一個與馬鐵同年的少年英雄人物。
龐德武力高強,擅用長刀,加上果敢驍勇,每戰必衝鋒在前身先士卒,深得士卒的愛戴和馬騰的重用,添為校尉,乃是馬家軍唯一一個有權帶領的人物,就連馬騰之子目前都沒有校尉的職務,可見龐德之得信任。龐德不僅武力了得,同時相對與馬家各人而言,龐德卻有著不一般的智慧,馬騰每有疑惑首先想到的就是龐德。當年與董卓約定隔河相守,就是龐德建議馬騰的,馬騰這才向韓遂提議與董卓議和,得到了有西涼名士之稱的韓遂的極力認同。但是自從發生了一件事情之後,馬騰對於韓遂就有了間隙。
事情卻是原由於一件小事,一件原本可以忽略不計的小事。那年馬騰長子馬超還年幼,為人又衝動些,馬騰與韓遂以西涼人的豪情方式結成異性兄弟,聚兵在一起。韓遂軍中計程車兵與馬騰計程車兵私下發生了一些小矛盾,其中就有一個叫閻行表字彥明的司馬,此人乃是韓遂軍中一個比較武勇的小校。兩方人馬發生衝突,恰好撞上巡營的馬超,馬超年輕氣盛,立即加入衝突。不料馬超畢竟年幼加上經驗不如久經沙場的人。馬超幾乎被閻行用軍矛刺殺,若不是軍矛折斷,馬超估計就成了一個默默無聞早年夭折的少年郎了,不會有今日的名聲。馬騰當然要找閻行算賬啊,可是在韓遂一番勸解下,馬騰也釋懷,沒有追究閻行的責任,這就是一樁軍中小事。但是誰知道馬騰一走,韓遂轉眼竟然大力提撥了閻行,一日之後就做了將軍,還將女兒嫁給閻行,韓遂對閻行說:“馬家有子,我韓家豈能沒有,可惜沒有殺死那匹小狼啊。”不知怎麼的被馬騰聽了去,從此與韓遂結怨,還好之後兩人就分兵據守不同的地方了。
武威其實是一個多戰之地,位於長城以南不足三百里,長城之北就是大漢死敵匈奴與鮮卑還有羌人雜居的地方。這些胡人時常越過長城犯境,自從馬騰在武威立足之後,便與當地的百姓還有士族一齊抵抗長城之外的胡人。說來也奇怪,武威郡內羌人時常作亂,可是每每長城之外有胡人入關,這些羌人就安分起來,不給馬騰添亂,甚至有仰慕馬騰威名的羌人率部民與馬騰一通作戰,對抗外來的胡人。剛開始的時候馬騰也不懂,將羌人帶著一大群兵馬而來,馬騰手腳冰涼,前後受敵,馬騰以為自己必死無疑了。沒想到這些羌人竟然衝著關外的胡人而去,後來接連又一起打了幾仗,打完胡人,羌人又作亂,胡人一來羌人又聯合馬騰一起對敵。這樣一來打打又合合,馬騰竟然跟這些羌人結下了莫名的情願,既像敵人又像兄弟。漸漸的就連北極之地的西郡、張掖等地的羌人都對馬家敬佩不已,不願意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