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
陳林身後的家丁見狀,急忙將被綁家丁拉過來,就要舉刀砍向周倉。陳林忙喊道:“住手,回來,我觀這壯士似有難言之隱,不可胡來。”家丁忙收刀立在一旁。周倉聞此,又是嘆了一氣。
陳林見此,知先前猜想不差。陳林解下馬上的一竹筒,對周倉說:“吾乃是汝南陳林陳伯至,要往九江郡尋那盧太守學習。我觀壯士不似兇惡之人,卻行不法之事,莫非有何隱情,若壯士信得過伯至,不若屋內坐下飲些酒與我說說,備不住伯至也能幫上一幫。”說完將酒遞過去,一臉真誠。
周倉自十一歲成孤兒以來,被迫挑販私鹽以為生計,走過許多州郡,見多不知幾多嘴臉,卻不曾見過那怕正面與自己說話的富貴人家,眼前的這少爺卻大大不同,體恤家奴,待人有禮。周倉也是性情豪邁待人赤誠之人,聞此,急忙爬將起來,對著陳林跪下:“公子大義,某周倉死罪。”說完又是磕頭不已。
陳林五人並周倉就在這荒山野嶺的木屋中飲酒敘話,原來這周倉是關西長安人,父母皆亡,十一歲就學人挑販私鹽,已四年有餘。周倉曾於危難時得一頭裹黃巾的人相助,後來有見不少人都曾得到過這人的幫助,知道這人自稱“太平道”,大賢良師就是他們的首領,能為窮人解難。最近周倉實在不願四處奔跑了,就想去北邊尋這大賢良師,於是就有了這幕。
陳林聽完,想起周倉扛著個人還跑得比馬快,就問為何,陳林還以為周倉是藉助何種神物呢。原來,這周倉打小挑販私鹽,走山過水,還時常要躲過官軍強人,久而久之他腳上長了一層厚厚的茸毛,不怕水火,又能快步行走,人稱“飛毛”。眾人聽得如此奇事,都往周倉腳下看去,弄得周倉滿臉通紅,眾人大笑。
陳林又說:“周壯士真奇人也”
周倉急忙跪下:“周倉魯莽,犯了公子,公子反不以為意,若公子瞧得起周倉,周倉有些力氣,今後為公子鞍前馬後,望公子收留。”陳林本就喜歡周倉真性情,更見得周倉好本事,哪有不應。這周倉也是厭倦了無家可歸的日子,見陳林主僕和睦,天下少有,那大賢良師遙遙無期,也就選擇了投陳林。
第十二章:空來一趟
陳林自安陽出發,一行五人,後收了周倉,還好周倉也不要騎馬,一行六人往陰陵而去,一日後到陰陵城。到城門陳林等人便下馬而行,尋了間客棧住下,吩咐店家料好馬匹,到店中要吃些飯食,周倉等人不敢與陳林同坐,陳林以出門在外那得如此多禮節為由,死活讓周倉等下同坐,又惹得一陣感動。
陳林喚來客棧小二,要了一罈酒,又切了十斤肉,許些便食,不一會就飲起酒來。正當眾人吃得歡快,這時小二領著一翩翩少年,似是略長於陳林。小二指著陳林對翩翩少年說:“少爺便是此人”,那少爺瞥了一眼陳林,手一掃那小二,只出一字“滾”。
陳林本見此人衣冠楚楚,還心有好感,此時瞧見此人對下人如此,也皺了皺眉,卻不知少年要作甚,周倉黃燕等人忙站起來。
那少年瞅了一眼周倉黃燕等人,竟吐出一句:“粗賤之人,退下。”陳林瞬間怒起,此人竟無故對陳家下人惡言相向,著實過分。周倉等人更是青筋暴起,若不是大少爺在,按周倉早年行走江湖的性子,早是一頓打。
陳林大怒,不想才來陰陵不到一頓飯功夫,竟遇此不講理之人。陳林也不說話,端起酒杯只是喝酒。想不到那位少爺竟對著陳林一拱手,笑著說道:“陰陵李茂李文理,不知公子尊稱?”
陳林一愣,這先後差距,陳林又一想,突然明白,這李文理恐是當地士族子弟,對待下人奴才與對待“同輩”自然是不一樣,陳林與家丁同坐而食的確不符合當時士族禮節,陳林想通其間關聯,怒氣漸消。
陳林也是有禮之人,站立來:“汝南陳林陳伯至,李公子請坐”李茂看了看案上,想起剛才周倉等人的正是這位置,竟然不接受陳林的好意。李茂又說:“此家客棧乃是李府所開,陳公子今日所用便不消給錢了,剛才那奴才與某說,院內之馬,乃是陳公子所有?”
陳林才明白,不是自家吸引了此人,是馬,南方不養馬,因而才有陳家讓林德往北販馬的商隊,這次來九江,陳林等人騎的都是一等一的好馬,也算是稀罕物。陳林也不含糊:“正是”
李茂一喜,李茂還不說話,旁邊的奴才就昂著頭說:“我家少爺看上了,多少錢啊?”陳林唰的火起,陳林再是好脾氣,也是士族子弟,一個奴才就敢這麼霸道,更甚者李茂見自家的下人如此,竟然也不管。陳林對周倉一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