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部分

好些也無妨。”蔡邕這才同意。為蔡邕接風的盛宴遠不如中原地區一頓士族家尋常的家宴,可見此處生活之艱辛。陳林本不欲參加,蔡邕嘴快,說出了陳林的身份,惹得一陣欽佩,只好參加,坐在蔡邕下首。

宴席散後,陳林並蔡邕回太守安排的住宅,可住二十餘人,雖說是“豪宅”卻也破爛不堪,陳林方悅二人連忙指揮護衛收拾,陳林更是要蔡邕親自寫了兩個大大的“蔡府”二字。陳林親自照著模樣,用刀刻在一塊大匾上,掛在府粱上。陳林二人的護院只能住在其他地方,蔡府卻是裝不下那麼多人。

如此忙碌了兩日,太守等人又給蔡大人送來一些物件,經過陳林等人的一番整理,將如今的蔡府收拾得有模有樣。蔡夫人也是滿意非常,只是陳林知道,待他們一走,這蔡府不知冷清多少,也不知朝廷要將蔡邕放在此處多久。陳林有時甚至惡惡的想,漢靈帝要是現在就死,新帝即位,恐怕大赦天下,蔡邕指不定就能立馬迴歸中原。

第五十七章:南匈奴之變

東漢光和元年(公元178年)末,陳林以司隸校尉兵曹從事身份親自護送以言獲罪的議郎蔡伯喈北上幷州朔方郡,一路曲折,與次年二月才到朔方郡。陳林等人還忙裡忙外為蔡邕落戶,正當陳林欲返回洛陽時,卻傳來一個驚天訊息:匈奴中郎將張修張子學因與南匈奴單于呼徵不合,擊殺呼徵,立右賢王羌渠為單于。

匈奴中郎將乃是大漢為監督南匈奴所設之官,有從事二人,司馬一人,若干掾屬,以及一千不等披甲執堅帶弓弩的甲士。匈奴中郎將隨單于而遷,也就是說單于到哪,匈奴中郎將就去哪。

這日陳林與蔡邕在說話,不知說起道羌胡之事,陳林剛一說到“河西平原”,蔡邕呵呵大笑:“伯至卻是不知,自我朝擊敗匈奴帝國之後,匈奴一部西遷,一部約四五萬人內遷依附大漢。而所居之地卻是叫‘河套平原’,乃是黃河彎曲之段以及其流域,自幷州西河郡、上郡、朔方郡等地西至涼州外圍,諾大一片,稱為‘河套平原’。黃河百害唯富一套,此一套就是河套。伯至所說的‘河西平原’卻是不對啊,哈哈哈。”蔡邕不愧是博學之人,陳林這才知道自己的學識有多淺,連忙尷尬的撓頭。

陳林又說:“如今這匈奴中郎將將單于斬殺,又擅立新單于,恐怕這河套平原要有一番變動。”蔡邕接著陳林的話:“如今的羌胡之地整個河套內匈奴人數已達三十萬人,可成控弦之士可達八萬,南匈奴已隱隱恢復當年之勢,想必不甘於大漢之下。”

陳林大叫一聲:“什麼,八萬?”八萬馬上戰士,怪不得陳林驚叫,“我大漢不是每年都從羌胡之中抽調青壯入伍嗎,怎的還有八萬?”蔡邕嘆道:“我大漢是時常自羌胡之中抽取青壯入伍,只是我大漢清平,無有戰事,每每抽來的羌胡騎兵不幾年又返回河套,如此倒成了我大漢為其養兵。”陳林:“據說三河騎兵就是多來自羌胡之地,為何又讓其輕易返回?”蔡邕:“三河騎兵雖出於羌胡,卻與其他羌胡所不同,乃是因三河騎兵均是於三河之地安家之人,於我大漢之民無甚區別,不像羌胡那般,仍然是以部落為群。”

陳林心中極為震驚,一直以為大漢控制的好幾萬三河騎兵就是抽自羌胡,想不到卻是這樣,那也就是說如今的南匈奴為主的河套平原,擁有一支彪悍的馬上民族之兵,隨時都有可能失去控制,那後果當真就成又一個鮮卑。

陳林急忙問蔡邕:“那依蔡大人之見,當如何處置羌胡之事?”蔡邕:“可惜老夫乃是文人,卻不知軍事啊。”陳林略微失望,心中大為著急,失聲叫喚:“為何不像先秦那般築城以化之。”如今的朔方五原雲中等多地就是秦朝為防禦遊牧民族而建的,多年後這裡雖然還是荒涼,卻在漢人的掌控中。按陳林所想,就不需要在河套修建長城,而是再建幾座城池。等羌胡人住進城池,別說他三十萬,就是再多三十萬也翻不了天。

兩人後,陳林與方悅分道揚鑣,方悅將按原路返回河內,陳林將那多餘的七十匹馬交給方悅,託方悅幫帶回河內,暫時代為照料。而陳林決定不走雲中路線,而是直接自朔方郡南下,穿進羌胡聚集地,陳林要去看看羌胡之內是何種景象。所有來回朔方的人都是繞一個大圈,從雲中雁門行走,很少有人敢從河東或北地兩郡直接北上,穿過羌胡之地。陳林此舉讓蔡邕等人百勸不止,只望陳林能平安穿過羌胡之地,那裡馬賊遍地,羌胡蠻橫,實在是兇險。羌胡之地也有許多搶掠牧民的馬賊,這些馬賊或是北逃的漢人罪犯,或是被滅族的胡人夷人漏網之魚。以搶掠為生,來去無影,就算是漢人,在長期做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