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的騎兵來追吧。
陳林一聽丁原這麼說,也知道丁原也屬無奈,想必這位大漢的忠臣,近年來為大漢鎮守幷州,也是心力交瘁啊。若能設計於羌胡,豈不是好事,陳林腦筋一動,突然想起一物,興奮的對丁原喊道:“丁大人,下官有一計,運用得當,可不費一兵一卒,可讓三百羌胡騎兵變成步軍,沒有了馬的羌胡,有何可懼。”
丁原一聽也是心動非常,難道陳林是想要於黑夜摸近羌胡營地,偷出馬匹,難啊,忙問:“哦,不知陳大人有何計,只是想要偷取羌胡馬匹,斷是無可能啊。”陳林嘻嘻一笑:“丁大人,若是下官能不費一兵一卒便能使三百羌胡變步兵,希望刺史大人能應下官一事。”
丁原見陳林說的一本正經,不似有假,莫非此年輕郎當真有甚法子,心中再是一想,卻不見有甚方法,若是陳林真能讓三百羌胡變成步卒,到時自家傷亡定然大大銳減,且看他是何要求。於是丁原問道:“哦,若是真讓使得羌胡下馬,本官若能幫到陳大人定鼎力相助?”
陳林狡黠一笑:“下官想要那三百羌胡馬匹中的一百匹,不知大人可能答應?”丁原一聽,暗道此人好生聰明,這些羌胡馬匹,就是幷州也是垂涎不已,一口就要一百匹。可是丁原更加珍貴的是身後的這些百戰精騎,於是丁原說:“好,本官依陳大人,不僅讓陳大人一百匹馬,待殺了這些羌胡,本官在上黨城內為陳大人設宴,如何?”
陳林一聽,就是算丁原不答應,陳林為了國家大義,也是要助其誅殺這夥羌胡的,如今白得百匹良馬,只是丁原不知陳林算計而已。於是陳林說:“一言為定,只是大人,如此行事卻要讓羌胡小隊多活幾日,丁大人要助下官備些好東西,好交給羌胡騎兵。”陳林神神秘秘的說道,丁原急問不放,陳林只好將心中計策一一說來。
原來陳林想到此計,卻是因兒時一場大病,那是陳林滿腹脹痛,大便不通,求了許多名醫都不見效果,卻遇一行醫郎中,只見那郎中只在野外摘來區區幾顆野生豆子模樣的果實,陳林服下,不半個時辰,痛消便暢。打那以後陳林就記住了一物:野巴豆。據那郎中所說,此物原產於巴蜀之地,故名巴豆。中原人去到巴蜀,見此豆懷疑其可食用,於是帶回中原。奈何此豆性熱、味辛,有大毒,人食後不用半個時辰就腹瀉不止,直至站立不行,四肢無力,即便是畜生吃了也一樣。
如今此物隨處可見,陳林便想著採集此物,以少量黑豆混之,炒熟聞香,那馬匹必然再也認不出此物,且羌胡之人也是少見。陳林便裝作運送黑豆之商販,故意使羌胡知曉,讓其來劫,如此大功告成。
陳林一說完,丁原也知道野巴豆此物,如陳林所說,羌胡之人在邊外,恐不識得此物。騎都尉呂布聽完,心中輕蔑道:“義父,消曉兒一馬一槍,足矣,哪須如此多麻煩。”丁原轉臉一怒:“軍中無父子,汝只知武力,不思謀略,總有一日要吃虧,汝乃百人敵,部下軍士可不是。”呂布泱泱退下不說話。
最後丁原一想,羌胡連日搶掠,又奴役不少漢民為奴幫助其搬運搶奪貨物,行走定然不快,陳林此計可行,若是不湊效,到時再與之硬碰硬。於是丁原下令,派出斥候,嚴密監視羌胡動向,不可失去蹤跡。又下令上黨官吏組織百姓準備陳林所說之物,不可有誤。
又過去兩日,上黨郡內,陳林丁原等人已經將野巴豆混合黑豆炒熟,置於地上,足有五六十袋之多,丁原解開麻袋,抓起一把野巴豆,只覺香氣撲人,忍不住就要吃上一把。又因炒熟炒焦,而與黑豆相差無幾,不仔細看,還真瞧不出來。丁原哈哈哈大笑,對陳林說:“陳大人,此物混合黑豆一起,炒焦,竟如此香氣撲人啊,如不是知此物乃是野巴豆,本官也想吃上一吃,哈哈哈。”眾人大笑。
這兩日來,丁原斥候全程監視著那夥羌胡,果真是有過百漢民參雜在其中,行走不快,那夥羌胡也是大搖大擺的往平陽方向去,絲毫不怕漢軍可能的追擊,可能是羌胡殺敗一名太守後,驕橫自大起來。看來這夥羌胡是想從西河郡一帶過河,自上郡迴歸河西平原。羌胡如此有恃無恐,倒也好丁原行事,急令每人帶上一袋,上馬就要趕在羌胡過河前追上,還要在前設計讓其劫掠。
丁原陳林具是快馬追趕,自然不消多時便跑在前頭,遠遠的繞了一個大圈,才來到羌胡騎兵前頭。陳林自告奮勇:“刺史大人,此計乃是下官想出,便由下官施展吧,且下官護衛模樣看在羌胡眼裡也不易引起懷疑,肉食由大人部下來做,只怕眾位久戰沙場之殺氣,瞞不過羌胡。”丁原一聽,想不到陳林竟能考慮得如此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