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部分

今無緣無故卻要某去,想必就是要些好處的吧。”

竹簡實在沒什麼可看的,賈詡掃了一眼就合上了,笑著說:“主公,上官有令,卻不能不去,不過主公卻不必為此苦惱。不若主公先行將這刺史大人的罪行上奏朝廷,即便朝廷不理不管,日後這刺史大人要上書言主公不是,卻讓朝廷覺得刺史乃是懷恨復仇,如此一來主公便不用太過巴結這位刺史大人了。”賈詡就是壞,陳林不是怕得罪了刺史,擔心刺史會上書朝廷嗎,那陳林就先上奏朝廷說郄儉的不是,要是日後郄儉真的要誹謗陳林可不是這麼容易咯,畢竟先入為主之間已經在朝廷眾人心中形成了。

陳林呵呵大笑,於是一封揭發益州刺史郄儉暴斂民財,為政苛苛的摺子就送到了朝廷,同時陳林也啟程前往廣漢郡,前去拜見這位未曾見面的刺史大人,身上足足呆了五千兩黃金,八十騎近衛就這樣上路了。

不多時陳林眾人就進了陰平小道,陳林一看,見這小道竟然比當初的上庸至南鄭峽道不知要陡峭難行幾倍,周倉驚歎:“這就是蜀道嗎,果真難行。”賈詡笑道:“周統領恐怕要失望了,此處乃是陰平小道,往前數十里分作兩道,一道過涪城到綿竹,一道過劍閣走葭萌關。此兩道路才是真正的蜀道,不知要比此險峻多少。”

眾人一聽,這還不是蜀道,蜀道要比這險峻不知多少,那,眾人心中喊苦。果然,行進幾十里路後只見眼前通道一分為二,一道沿江南下,一道往西。想必往西那道就是自沱江棧道去涪城的,而眼前沿江這道就是壘江棧道。這兩條蜀道都是通往蜀中的棧道,沿途險要設關,易守難攻,最為雄偉的就剛才所說四關:涪城、綿竹、劍閣、葭萌關。棧道險要處更是隻能單人獨馬貼崖而行,稍有不慎就是摔下崖去。

蜀中得天獨厚的天險,讓蜀中之地幾乎與世隔絕,往往蜀中發生大事,有時朝廷三四個月還不一定得知。然而益州卻有一百五十萬戶人家,是大漢不可少的一州之地。陳林回頭對賈詡說:“文和,這蜀中之地雖易守難攻,卻也因此而將蜀中隔絕於世,外人攻不進,蜀中也出不來啊。”

賈詡作為一名軍謀之士,此時也是在想這個問題,蜀道延綿數百里,險峻難行,行軍作戰以糧草為先,這蜀中實在是難以運糧出入,如此與戰事多為不便。此時聽到陳林說,也深有此感,不過賈詡不愧為擅謀之人,轉眼間就能相出不是辦法的辦法,說:“主公,當日主公見上庸南鄭峽道難行,便發俘虜修整,這蜀道也是由先輩開鑿,身為後人為何就不能從新修整,不過是耗些錢糧而已。”之所以說賈詡想的是不是辦法的辦法就在此,不好走就修,但是這數百里的蜀道,沒有數萬人花上三四年是別想有所作為。

陳林聽完哈哈笑,說:“文和倒是瀟灑,只是如此一來豈不是勞民傷財,恐怕要弄得益州民怨四起啊。”正當陳林等人艱難往前行的時候,突然見前方較為開闊處,有幾人在青石上歇息,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似乎是一家人,都是百姓打扮。那幾人見到陳林等人,披甲執劍還牽著戰馬,突然一家人惶恐不安起來,其中年老的像是一家之主,壯著膽子將家人拉在身後,退在角落裡。

陳林見此,越過前面開路的近衛,上前和氣的問:“老丈這是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啊?”那老者嚥了一口口水,顯得有些害怕,說:“官爺,草民,草民乃是涪城人,往漢中探親去,求官爺放行。”陳林一看,哪有探親的是這般模樣,顯然是居家搬遷嘛,想必是老漢害怕,才這般說。

陳林從近衛包裡拿出乾糧幾塊,遞給老漢,老漢還不敢接,陳林上前塞在老漢手裡,笑著說:“老丈莫慌,許些乾糧,老丈就分給孩子吃了吧,路途遙遠,還要許久才出得去呢。”陳林說完,老者雙眼溼潤,頓時跪下給陳林磕頭,身後一家子也是,只聽那老者哭著腔說:“大人真乃好官啊。”

陳林急忙扶起來,與老者坐下了聊天,又令眾人原地休息。原來這老漢就是要到漢中郡謀生的,原本在涪城還有些田地,奈何貪官欺壓,老漢聽說漢中郡太守勤政愛民,只要是流民投靠都能分到田地,稅收還很低,於是走投無路的老漢就帶著一家老小上路。從來沒有離開過涪城,更想不到這蜀道如此艱險,一家人走走停停,已經一個月了,還是沒走完,一家人進退不得,此時糧食已經空了,孩子餓得難受。

陳林聽到此處,眼中也不由溼潤幾分,又喚過一名近衛,將整包的乾糧接過,送到老漢面前,說:“實不相瞞,本官就是漢中太守,老丈一家老少走得慢些,往下七八日也能出去了,本官著一封書信給老丈帶出去,自有漢中郡官吏為老